400-001-9769

医药资讯

骨髓瘤新药资讯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 2025年泊马度胺(pomalidomide)的价格如何

    泊马度胺是一种第三代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增强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泊马度胺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且在最后一次治疗期间或结束后60天内病情进展的成年患者。其常见副作用涉及多个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能导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药物;感染风险增加,患者易出现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引发恶心、腹泻、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或药物缓解;皮肤反应多为轻度至中度皮疹,可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药物,重度皮疹需停药;其他副作用还包括乏力、背痛、呼吸困难、肝毒性及血栓风险(如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高危患者需配合抗凝治疗。

    2025092510335431740


    用药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每日固定时间空腹整粒吞服,避免与食物同服。育龄期女性及男性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4周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妊娠期女性禁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疾病进展,若出现严重感染、呼吸困难或持续性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泊马度胺已经在国内上市并且纳入医保,患者可以在国内进行购买,但是价格比较高昂,具体医保报销后价格请咨询当地医院药房。国外还有较为便宜的老挝仿制版本,售价大约在三百多人民币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malidomide


    2025-09-25
  • 泊马度胺(pomalidomide)治疗最多能维持多少年

    泊马度胺是一种第三代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其治疗维持时间受患者个体差异、病情进展及治疗方案等多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绝对的时间上限,但可通过临床应用规律与长期管理策略分析其维持潜力。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泊马度胺通常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形成持续28天的治疗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及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频率。部分患者通过长期规律用药,可实现数年甚至更久的病情稳定,尤其是早期使用并结合其他药物时,疾病控制时间显著延长。但需注意,患者年龄、基本身体状况、疾病分期及以往治疗史均会影响疗效持续时间,部分患者可能短期内复发,需定期监测并调整方案。

    2025092510344983637


    在卡波西肉瘤治疗中,泊马度胺同样展现出长期维持的潜力。临床试验显示,患者连续21天每天口服一次5mg泊马度胺,28天为一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客观缓解率可达7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且半数缓解患者疗效维持超12个月。这表明,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泊马度胺可通过规律用药实现较长时间的病情控制。

    为最大化泊马度胺的治疗维持时间,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与安全性,及时调整剂量或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心理调适,有助于提升身体耐受性,延长疗效维持期。医生也会根据患者响应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部分患者可在强化治疗后维持完全缓解状态,进一步延长治疗受益时间。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malidomide


    2025-09-25
  • 泊马度胺(pomalidomide)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及如何处理

    泊马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尤其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且在最后一次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60天内发生疾病进展的成年患者。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涉及多个系统,需通过密切监测和针对性干预来保障治疗安全性与患者生活质量。

    血液系统副作用是泊马度胺治疗中需重点关注的领域。药物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易感染、疲劳或出血风险增加。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若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医生可能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并建议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同时监测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迹象。

    消化系统反应较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缓解症状,如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若恶心呕吐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腹泻频繁时需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便秘者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使用温和泻药改善。

    2025092510325172792


    皮肤与黏膜反应可能表现为干燥、瘙痒、皮疹或多汗。日常护理中,患者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浴产品,避免热水烫洗或过度清洁;保持皮肤湿润,涂抹无酒精保湿霜;外出时做好防晒,减少紫外线暴露。若出现严重皮疹或黏膜溃疡,需及时就医,排除过敏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或刺痛)可能影响患者活动能力。治疗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防止意外发生。轻度症状可通过非处方止痛药缓解,若麻木感持续或加重,需调整药物剂量或联用营养神经药物。

    感染风险增加与白细胞减少密切相关,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治疗期间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若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用药史,以便及时排查感染类型并使用敏感抗生素。

    血栓形成风险虽不常见,但需警惕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高风险患者(如长期卧床、肥胖或既往血栓史)可能需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突发呼吸困难,需紧急就医。

    其他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防止药物性肝损伤;育龄期女性及男性患者需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4周内严格避孕,防止胎儿畸形;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者需密切监测心肾功能,调整剂量以减少代谢负担。

    泊马度胺的副作用管理需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患密切协作实现个体化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与安全性,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心理调适,以最大化治疗获益并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malidomide


    2025-09-25
  • 塞利尼索(希维奥)服用6天后突然停药的风险和补服方法

    塞利尼索(Selinexor商品名XPOVIO)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其用药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采用每周一次或每周两次的间歇式给药模式。这种设计既是为了保证持续的疗效,也是为了给机体留出恢复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因此,严格遵循预定用药周期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当患者服用塞利尼索6天后遇到需要中断用药的情况时,正确理解其中的风险并掌握科学的补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塞利尼索(希维奥)的用药方案为间歇式给药,通常为每周一次或两次。若用药6天后中断,需区分具体情况。这里的"6天"通常不是一个完整的用药周期,可能是指完成当周剂量后未到下次用药时间。这种计划外的中断主要风险在于影响治疗效果。不规律的用药会使血药浓度不稳定,削弱对肿瘤细胞的持续抑制,可能导致疾病进展,同时也会影响医生对疗效的准确评估。

    2025092411592488372

    若确属漏服一次剂量,正确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发现时间。如距下次服药超过12小时,应立即补服,之后按原计划继续用药,切勿在下个用药时间服用双倍剂量。若不足12小时,则应跳过此次漏服,直接按计划服用下次剂量。任何剂量的调整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重要的是,患者切勿自行决定服用双倍剂量补救,这会增加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任何用药变化都需及时咨询主治医生,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专业指导。建立规律的用药习惯是保证疗效的基础。

    综上所述,面对服用塞利尼索6天后出现的用药中断问题,最稳妥的处理流程是保持冷静,首先明确中断发生的具体时间点与原定用药周期的关系。然后,立即联系主治医生或药师,清晰说明情况,包括最后一次服药时间、本应服药的时间以及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在获得专业的个体化指导前,不应擅自采取任何补服行动。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严格遵守医嘱,是确保治疗安全、最大化临床获益的基石。同时,建议患者通过设置闹钟、使用药盒等方式,建立规律的用药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漏服事件的发生。

     

    参考资料:https://www.selincro.com/

    2025-09-24
  • 如何缓解服用塞利尼索(希维奥)导致的乏力和疲惫感

    塞利尼索(Selinexor)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方面展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乏力、疲惫等副作用,影响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针对这一挑战,通过科学调整生活方式与医疗干预,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乏力与疲惫的成因复杂,既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塞利尼索通过抑制细胞内XPO1蛋白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一过程可能伴随能量消耗增加;也与患者整体健康状态、心理压力及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交织。例如,约20%-30%的患者在用药初期会出现明显疲劳,部分患者甚至因严重乏力中断治疗。

    缓解乏力需从多维度入手。首先,规律作息是基础。患者应建立固定的睡眠-觉醒周期,避免昼夜颠倒,白天可安排30分钟左右的午休,但需控制时长以防夜间失眠。其次,适度运动能激活身体机能。研究显示,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拳)可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肌肉耐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疲劳加重。

    2025092411493344548

    营养支持同样关键。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日分5-6次进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或坚果糊,同时增加新鲜蔬果摄入以补充维生素。若食欲不振,可尝试酸味水果(如柠檬、山楂)或姜片刺激味蕾,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此外,保持每日1500-2000ml的水分摄入,可预防脱水引发的乏力。

    心理干预不容忽视。长期治疗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剧疲劳感。患者可通过加入病友支持小组、参与正念冥想或咨询专业心理医生缓解压力。家属的陪伴与鼓励也能提供情感支撑,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若乏力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头晕、心悸,需及时就医排查贫血、低钠血症等并发症。医生可能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塞利尼索剂量,或开具铁剂、维生素B12等补充治疗。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乏力,联合使用血小板生成素(TPO)可有效改善症状。

    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与医疗干预相结合,患者可减轻塞利尼索治疗期间的乏力感,提升生活质量,为抗癌治疗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资料:https://www.selincro.com/

    2025-09-24
  • 特立妥单抗(泰立珂)究竟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药物

    特立妥单抗是全球首款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目前已经在中国上市,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该药物通过同时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的BCMA和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将T细胞精准引导至肿瘤细胞周围,激活T细胞的杀伤功能,形成“免疫细胞-靶向分子-肿瘤细胞”的直接攻击模式,从而高效清除癌细胞。

    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在中国上市的BCMA×CD3双抗,特立妥单抗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且疗效不佳的难治性患者。其即用型皮下注射设计简化了给药流程,通过递增剂量(0.06 mg/kg、0.3 mg/kg,随后每周1.5 mg/kg)逐步激活免疫系统,既保证了疗效,又降低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于达到缓解至少6个月的患者,给药频率可降至每两周1.5 mg/kg,进一步提升了治疗的便利性。

    特立妥单抗的适应症聚焦于传统疗法难以控制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类患者通常经历过多种治疗方案,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抗,但病情仍持续进展。特立妥单抗通过重定向T细胞实现强效抗肿瘤作用,无需依赖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完整性,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临床数据显示,中国患者使用特立妥单抗的总缓解率达76.9%,其中57.7%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或更好疗效,且90%的可评估患者达到微小残留病灶阴性状态。

    2025092411223600761


    在使用特立妥单抗时,需严格遵循递增剂量给药方案。首次给药剂量为0.06 mg/kg,第四天增至0.3 mg/kg,第七天开始每周1.5 mg/kg的维持剂量。所有患者在递增剂量给药期间需住院48小时,以便密切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延迟给药或调整剂量。此外,治疗前需给予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解热药,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特立妥单抗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入双特异性抗体时代。其独特的双重靶向机制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为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深度且持久的血液学缓解,延长了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该药物也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免疫相关反应,因此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并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参考资料:https://www.tecvayli.com/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