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其适应症主要针对成年患者,旨在降低肾功能持续恶化、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综合风险。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盐皮质激素受体,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肾脏和心脏的损伤进程。理解其适应症有助于明确治疗目标,即非奈利酮的疗效主要体现在长期器官保护方面,而非短期内症状的迅速改善。
关于药物的用法用量,非奈利酮的起始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个体化确定。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不低于60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2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而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25至60之间的患者,则从每次10毫克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初始治疗并非最终方案,在服药4周后需根据血清钾检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若血钾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起始剂量为10毫克的患者可增加至20毫克;若血钾偏高,则需维持原剂量或暂停用药。这种剂量调整机制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下载 (2)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2312560956888](/upload/ueditor/image/20251023/2025102312560956888.jpg)
在治疗周期方面,需要明确非奈利酮属于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用药。其器官保护作用的实现需要持续用药,疗效的体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临床研究显示,与非奈利酮相关的心肾保护效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现并持续积累。这意味着患者需要坚持规律服药,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分观察到其在延缓肾功能下降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的显著效果。因此,患者应对治疗周期有合理预期,理解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过程。
在使用注意事项中,定期监测和随访尤为重要。除了治疗开始后4周的必要复查外,在整个治疗期间都应定期检测血清钾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对于同时使用其他影响血钾水平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保钾利尿剂的患者,更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此外,患者应了解高钾血症的潜在症状,如肌肉无力、心悸或异常疲劳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剂量的调整或用药方案的变化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更改。通过规范的长期治疗和系统的随访监测,患者才能最大程度地从非奈利酮的治疗中获益,实现有效的心肾保护目标。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Kerendia_10mg-20mg_monograph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2312430446897](/upload/ueditor/image/20251023/2025102312430446897.jpg)
![images (1)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2311501074286](/upload/ueditor/image/20251023/2025102311501074286.jpg)
![Kerendia6001PPS0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1103024624341](/upload/ueditor/image/20251011/2025101103024624341.jpg)
![下载 (2)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1111490305023](/upload/ueditor/image/20251011/2025101111490305023.jpg)
![Kerendia6001PPS0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092512531359486](/upload/ueditor/image/20250925/20250925125313594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