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直结肠癌新药资讯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 瑞戈非尼(拜万戈)治疗特定类型肺癌的效果

    瑞戈非尼瑞格菲尼,regorafenib,商品名拜万戈,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口服靶向药物。根据其目前已获批准的官方适应症,它主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标准治疗后病情依然出现进展的特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这些适应症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肝细胞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瑞戈非尼目前并未被常规批准用于肺癌的标准化治疗。然而,在临床研究领域,尤其是在探索性治疗和临床试验的框架下,研究人员正在评估其在某些特定类型肺癌患者群体中的潜在治疗价值,这为未来可能的适应症扩展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从作用机制上分析,瑞戈非尼之所以被考虑用于肺癌治疗,源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靶点。它能够抑制细胞内多种激酶的活性,这些激酶涉及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维持等多个关键过程。具体而言,它所作用的靶点包括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以及与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相关的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在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这些信号通路往往处于异常激活状态,从而驱动疾病的进展。因此,从理论上看,瑞戈非尼通过多靶点阻断的方式,有可能干扰肺癌的生长和扩散,这构成了其在肺癌中进行临床探索的理论基础。

    2025102202053189945

    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多种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后失败的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联合使用瑞戈非尼或将其作为后线治疗选择,观察到了一定的疾病控制迹象,部分患者的肿瘤生长得到了暂时的抑制。这些发现提示瑞戈非尼可能为那些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方向。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早期信号远未达到确立标准疗法的程度,其确切的疗效、受益人群的特征以及最佳的应用方案,都需要通过设计更严谨、规模更大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总而言之,瑞戈非尼在肺癌治疗中的角色目前仍停留在探索阶段,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当前的治疗决策仍应严格依据已经获批并写入指南的成熟方案,任何关于瑞戈非尼的使用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并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审慎考虑。

     

    参考链接:https://www.stivarga-us.com/

    2025-10-22
  • 瑞戈非尼(拜万戈)是如何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

    瑞戈非尼(瑞格菲尼,regorafenib)商品名拜万戈,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及肝细胞癌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作用。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实现双重抗肿瘤效应。

    在肿瘤血管生成层面,瑞戈非尼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生长的关键营养供应通道,瑞戈非尼通过抑制V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补给线”。这一作用对血管丰富的实体瘤尤为显著,例如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中,肿瘤组织常因过度血管化呈现高代谢状态,瑞戈非尼的干预可有效延缓肿瘤进展。

    2025102211541387964

    在肿瘤细胞增殖层面,瑞戈非尼同时抑制多种促癌信号通路。其靶向的靶点包括RAF激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这些分子是肿瘤细胞分裂和存活的核心信号节点。通过干扰RAF/MEK/ERK通路,瑞戈非尼直接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指令;通过抑制PDGFR,减少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的促癌作用。这种多靶点抑制策略,尤其适用于驱动基因明确的肿瘤类型,如胃肠道间质瘤中KIT突变导致的持续增殖信号。

    临床研究显示,瑞戈非尼可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使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对于既往靶向治疗失败的肝细胞癌患者,其多靶点作用能部分逆转耐药性。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压及手足皮肤反应,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瑞戈非尼通过双重机制,为实体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其作用机制不仅解释了临床疗效,也为后续联合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链接:https://www.stivarga-us.com/

    2025-10-22
  • 分析瑞戈非尼(拜万戈)哪些患者使用后效果更好

    瑞戈非尼瑞格菲尼,regorafenib,商品名拜万戈,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类口服靶向药物,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覆盖了多个经过标准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肿瘤患者群体。具体的适应症包括:既往接受过特定方案化疗及靶向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过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治疗后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从这些适应症中可以明确,瑞戈非尼通常被用于后线治疗,其治疗定位是试图控制已经对其他标准疗法产生抵抗的晚期疾病。

    2025102211342106651

    在治疗效果方面,瑞戈非尼在上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中展现出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的价值。对于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和肝细胞癌患者,与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相比,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患者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获益。然而,并非所有使用该药的患者都能获得同等程度的疗效。临床观察倾向于认为,那些体力状况较好、器官功能储备尚可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耐受治疗,从而有机会接受更长时间的治疗,并更有可能从中获得持久的疾病控制。例如,肝功能基本正常的肝细胞癌患者,或身体状况评分较好的结直肠癌患者,通常被认为是可能取得相对理想疗效的潜在人群。此外,在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中,肿瘤负荷相对较小、疾病进展速度较为缓慢的患者,也可能从瑞戈非尼的治疗中获得更明确的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关于使用的禁忌人群和注意事项,存在几种明确禁止使用瑞戈非尼的情况。首先,对该药物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绝对禁用。其次,由于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孕妇禁用,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及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严格避孕。在注意事项方面,瑞戈非尼的副作用管理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涉及手足皮肤反应、乏力、腹泻、高血压及肝功能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剂量降低或治疗中断,进而影响疗效。

    因此,能够从治疗中更好获益的患者,往往离不开一个积极、规范的不良反应管理过程。这包括在治疗前进行全面评估,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并及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以及医疗团队的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共同构成了确保治疗能够持续进行并最终体现其临床价值的重要基础。

     

    参考链接:https://www.stivarga-us.com/

    2025-10-22
  • 图卡替尼(妥卡替尼)的仿制药情况是怎样的

    图卡替尼作为一种针对HER2阳性肿瘤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仿制药的推出为患者提供了更具经济性的治疗选择。目前,海外市场上已涌现多款图卡替尼仿制药,主要生产厂家包括老挝卢修斯制药厂、孟加拉珠峰制药等。这些仿制药在核心成分上与原研药高度相似,均通过抑制HER2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在适应症方面,图卡替尼仿制药与原研药保持一致,主要用于两类患者群体:一是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已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抗HER2治疗方案且病情进展的患者,包括脑转移患者;二是RAS野生型、HER2阳性且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氟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化疗后病情仍有所进展。

    2025101111125476022


    价格方面,图卡替尼仿制药显著低于原研药。以孟加拉珠峰制药生产的150mg规格仿制药为例,其价格相对亲民,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然而,患者需警惕价格过低的产品,以免购买到质量不达标的药物。

    在疗效与安全性上,临床研究显示图卡替尼仿制药与原研药相近。大多数研究表明,两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耐受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患者在使用仿制药时,务必选择正规生产商,以确保药物质量和有效性。同时,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腹泻、肝毒性等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https://www.tukysa.com/


    2025-10-11
  • 图卡替尼(妥卡替尼)属于第几代靶向药物

    图卡替尼是一款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其并非按照传统 HER2 靶向药物 “代际” 划分体系来界定,而是基于独特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定位,被归为 HER2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HER2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尤其在既往接受过多种 HER2 靶向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展现出重要治疗价值。

    HER2 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领域,尽管此前已有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多种 HER2 靶向药物,但部分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仍会出现疾病进展,且部分患者存在脑转移这一治疗难题,临床亟需更精准、更易穿透血脑屏障的治疗方案。图卡替尼正是针对这一临床需求研发,它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 HER2 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 HER2 介导的异常信号通路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同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 HER2 阳性乳腺癌的精准控制。与部分早期 HER2 TKI 相比,图卡替尼对 HER2 的选择性更高,对同家族其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如 EGFR)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一特性在理论上有助于降低因抑制 EGFR 引发的皮肤毒性、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耐受性。

    2025101111082859163


    从临床应用场景来看,图卡替尼目前主要获批与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 HER2 治疗方案(包括在转移阶段或新辅助 / 辅助治疗阶段接受治疗后疾病复发)的 HER2 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包括存在脑转移的患者。这一联合方案的获批,关键在于其在临床研究中对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 由于图卡替尼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能够在脑组织中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因此对 HER2 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病灶展现出控制作用,为这一难治性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填补了临床空白。在治疗前,患者需通过病理检测或液体活检等方式确认 HER2 阳性状态,确保符合用药指征,这也体现了精准医疗 “基于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 的核心原则,避免无效治疗,提升治疗效率。

    在安全性方面,图卡替尼联合方案的不良反应谱相对可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疲劳、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手足综合征等,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通过剂量调整、对症治疗或支持治疗可得到有效管理。临床应用中,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对于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也会提前制定预防与处理策略,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作为一款新型 HER2 选择性 TKI,图卡替尼的研发与应用不仅为既往治疗失败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脑转移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也丰富了 HER2 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格局,推动了 HER2 靶向治疗向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在联合治疗中的良好表现,也为后续探索更多 HER2 靶向药物联合方案提供了思路,为进一步改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https://www.tukysa.com/


    2025-10-11
  • 图卡替尼(妥卡替尼)的正确用法和用量是什么

    图卡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和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其正确用法和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并结合具体适应症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时,图卡替尼需与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联合使用。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口服300毫克,每次间隔约12小时,可随餐或空腹服用。卡培他滨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口服100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需在餐后30分钟内服用。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对于脑转移患者,图卡替尼同样适用,且无需调整剂量。

    在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图卡替尼与曲妥珠单抗联用,针对RAS野生型、HER2阳性且化疗后进展的患者。推荐剂量仍为每日两次口服300毫克,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此时无需联合卡培他滨,但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2025101110555123684


    用药期间,患者需整片吞服图卡替尼,避免咀嚼、压碎或拆分药片,以确保药物有效性。若药片破损、开裂或不完整,应避免服用。建议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服药,间隔约12小时,不受进餐情况影响。如漏服一剂,可在记起时立即补服,但不可同时服用双倍剂量;若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在下一个预定时间继续服用下一剂即可。

    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需谨慎。轻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但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建议减量至每日两次口服200毫克。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则需慎重使用并密切监测。老年患者通常无需特殊调整,但需个体化评估并发症和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和胆红素,必要时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腹泻可通过止泻药或调整饮食缓解;手足综合征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摩擦;恶心呕吐可使用相应药物缓解;肝功能异常则需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

    若患者对药物不耐受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首次减量至每日两次口服250毫克,二次减量至200毫克,三次减量至150毫克;若仍无法耐受,则需永久停药。

    参考资料:https://www.tukysa.com/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