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内分泌科新药资讯资讯
高催乳素血症
低血糖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 曲格列汀(Trelagliptin)单次服用剂量推荐及用药时间选择

    曲格列汀(Trelaglipt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它通过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延长其作用时间,帮助控制血糖。作为一种口服药物,曲格列汀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当饮食和运动疗法不足以控制血糖时。它的使用非常简便,每周一次口服,这一用药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减少了用药的复杂性。

    曲格列汀的常规剂量为每周一次口服100mg,固定在每周的同一天服用。这种简单的用药方案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每周服用一次的治疗模式特别适合那些需要长期血糖控制的患者,因为它减少了每日多次服药的困扰。

    然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对于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CrCl 30-50 mL/min),推荐每周口服50mg,而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 <30 mL/min)或透析患者,则不建议使用该药物,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代谢曲格列汀的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

    2025102712035512275

    在选择用药时间时,曲格列汀的服用不受食物影响,患者可以选择在餐前或餐后服用。为了最大化药物的吸收和效果,医生通常建议患者选择固定的时间每天服药。这种固定的用药时间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用药习惯,并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稳定的浓度。

    尽管曲格列汀的使用非常简便,但患者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一些使用细节。首先,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药物效果的最大化。对于那些同时服用其他降糖药物的患者,特别是胰岛素,必须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以避免低血糖等副作用的发生。其次,使用曲格列汀时应避免过量服用,始终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随意调整剂量。

    总的来说,曲格列汀作为一种高效的DPP-4抑制剂,能够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简便且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法。其每周一次的服用方案简化了患者的治疗计划,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关注肾功能,确保按医生建议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2025-10-27
  • 日本武田制药生产的曲格列汀(Trelagliptin)原研药特点介绍

    曲格列汀(Trelaglipt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用于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作为一种DPP-4抑制剂,曲格列汀通过延长体内胰岛素分泌的时间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帮助降低血糖。该药物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生产,并作为原研药在全球市场销售,尤其在日本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使用率。

    曲格列汀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其对血糖的控制能力上。它作为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辅助治疗手段,有效帮助患者调节餐后和空腹血糖。与其他DPP-4抑制剂相比,曲格列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长期稳定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PP-4酶,延长胰岛素和胃肠道激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曲格列汀的用药频率较低,通常为每周一次,这使得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大大提高。

    2025102711291507764

    该药物在用法上非常简便。成人患者常规剂量为每周口服100mg,固定在每周的同一天服用,这种简单的用药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曲格列汀的剂量需要进行调整。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推荐剂量为每周一次50mg,而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或透析患者,则需谨慎使用,最好由医生进行严格评估。

    在价格方面,曲格列汀的日本原研药每盒售价大约为一千多元人民币。尽管原研药的价格较高,但市场上也有一些仿制药可以选择。比如,老挝版和孟加拉版的仿制药,其价格大约在100到600元人民币之间,且药物成分与原研药基本一致。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仿制药提供了一种较为经济的选择。

    然而,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尽管仿制药的价格较低,但一些未经认证的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建议通过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此外,曲格列汀虽然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特别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进行相关的肾功能评估。

    总的来说,曲格列汀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凭借其简单的用药方案和良好的疗效,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选择。尽管它在全球市场有一定的价格差异,但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仍然是确保安全有效治疗的关键。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2025-10-27
  • 非奈利酮(可申达)见效所需治疗周期说明

    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的药物,其适应症主要针对成年患者,旨在降低肾功能持续恶化、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综合风险。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盐皮质激素受体,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肾脏和心脏的损伤进程。理解其适应症有助于明确治疗目标,即非奈利酮的疗效主要体现在长期器官保护方面,而非短期内症状的迅速改善。

    关于药物的用法用量,非奈利酮的起始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个体化确定。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不低于60毫升每分钟每1.73平方米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2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而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25至60之间的患者,则从每次10毫克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初始治疗并非最终方案,在服药4周后需根据血清钾检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若血钾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起始剂量为10毫克的患者可增加至20毫克;若血钾偏高,则需维持原剂量或暂停用药。这种剂量调整机制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2025102312560956888

    在治疗周期方面,需要明确非奈利酮属于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用药。其器官保护作用的实现需要持续用药,疗效的体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临床研究显示,与非奈利酮相关的心肾保护效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现并持续积累。这意味着患者需要坚持规律服药,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分观察到其在延缓肾功能下降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的显著效果。因此,患者应对治疗周期有合理预期,理解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过程。

    在使用注意事项中,定期监测和随访尤为重要。除了治疗开始后4周的必要复查外,在整个治疗期间都应定期检测血清钾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对于同时使用其他影响血钾水平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保钾利尿剂的患者,更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此外,患者应了解高钾血症的潜在症状,如肌肉无力、心悸或异常疲劳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剂量的调整或用药方案的变化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更改。通过规范的长期治疗和系统的随访监测,患者才能最大程度地从非奈利酮的治疗中获益,实现有效的心肾保护目标。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10-23
  • 非奈利酮(可申达)与达格列净选择策略

    非奈利酮(Finerenone商品名可申达)与达格列净都是当前医药市场中针对二型糖尿病(T2D)相关慢性肾脏病(CKD)的热门治疗药物,但两者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侧重点及副作用特征存在差异,为临床选择带来一定考量。

    非奈利酮作为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其核心适应症聚焦于降低T2D相关CKD患者的肾脏事件及心血管风险,尤其对eGFR持续下降及终末期肾病有预防性作用。达格列净作为SGLT2抑制剂,则通过促进尿糖排泄实现降糖,同时展现出心肾保护效应,更广泛用于T2D血糖控制及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

    2025102312430446897

    在治疗效果上,非奈利酮的优势在于直接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引发的肾纤维化及炎症,精准改善肾脏硬化进程;达格列净则通过改善血糖、体重、血压等多重代谢指标间接保护心肾,且对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有显著降低作用。若患者以肾脏保护为首要目标,尤其是存在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证据时,非奈利酮可能更具针对性;若患者需综合代谢管理或合并心力衰竭,达格列净的覆盖范围更广。

    副作用方面,非奈利酮可能引发高钾血症,需严格监测血钾水平并依此调整剂量;达格列净则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低血压。对于血钾控制困难或易感高钾血症的患者,达格列净或更安全;而存在反复感染或低血压风险者,则需谨慎评估达格列净的适用性。

    实际选择中,医生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并症及监测条件,权衡两者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差异,制定个体化方案。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10-23
  • 非奈利酮(可申达)副作用应对专业方案

    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其适应症主要针对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成年患者。该药物旨在降低这类患者群体出现肾功能持续恶化、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风险。理解这一适应症至关重要,因为它明确了非奈利酮适用于同时管理糖尿病和肾脏疾病进展的特定病理生理过程,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过度激活,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的器官保护作用。

    在治疗效果方面,非奈利酮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大型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心肾保护效益。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相比,它能够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表现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的减缓,同时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这种双重保护作用使其成为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患者综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标准治疗(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联合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器官保护方案。

    2025102311501074286

    尽管非奈利酮具有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中仍需关注其潜在的副作用情况。最为常见且需要密切监测的不良反应是高钾血症,即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异常升高,这可能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其他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肾功能可逆性下降以及血钠降低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对盐皮质激素受体通路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初期和整个用药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监测和管理。

    针对这些潜在的副作用,临床实践中已形成一套专业的应对方案。对于高钾血症的预防和管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基础肾功能水平确定个体化的起始剂量,并在治疗第4周及之后定期监测血清钾水平。当血钾值超过5.5 mEq/L时,通常需要暂时停药直至血钾恢复正常,然后以较低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对于轻度高钾血症,可通过饮食调整(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和考虑使用新型钾结合剂等方式管理。若出现低血压症状,评估可能同时使用的其他降压药物,必要时调整联合用药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液体摄入和定期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患者教育也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应指导患者识别高钾血症的潜在症状(如肌肉无力、心悸等)并及时报告。通过这种多层次、个体化的管理策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非奈利酮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心肾保护效益。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10-23
  • 替西帕肽/替尔泊肽(穆峰达)使用后一般多久能够看到明显效果

    替西帕肽/替尔泊肽(tirzepatide,商品名为穆峰达)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辅助手段,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明确的是,它不适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关于使用后多久能看到明显效果,这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无法给出统一的时间表。药物的起效时间受患者基线血糖水平、胰岛功能、饮食运动依从性、起始剂量以及后续剂量递增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药理学角度看,药物在首次注射后即开始发挥作用,但临床上具有意义的血糖改善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治疗遵循一个逐步递增的剂量方案,起始剂量为每周一次2.5毫克,此剂量主要旨在让身体适应药物,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在持续用药4周后,剂量可增加至5毫克,此后若血糖控制不佳,可每4周递增2.5毫克,直至最大剂量15毫克。许多患者可能在剂量升至5毫克或7.5毫克,即治疗开始后的第4至12周内,观察到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显著下降。因此,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并遵循医嘱完成剂量爬坡。

    2025101602165823413

    在治疗效果方面,替尔泊肽通过葡萄糖依赖性地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并能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从而综合发挥降糖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在足量治疗下,它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部分患者还可能观察到体重下降的额外获益。疗效的显现和巩固,与持续、规范的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严格执行密不可分。

    在副作用方面,替尔泊肽的不良反应是明确且需要管理的。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腹泻、食欲下降、呕吐、便秘、消化不良和腹痛。这些反应在治疗初期或剂量增加时较为明显,多数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此外,需要警惕一些虽不常见但严重的潜在风险,例如胰腺炎、严重的超敏反应、急性胆囊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等。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会显著增加低血糖风险。因此,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并对出现的任何不适保持警觉。总体而言,替尔泊肽的疗效显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在追求血糖达标的同时,密切关注并管理好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tirzepatide.html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