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内分泌科新药资讯资讯
高催乳素血症
低血糖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 替西帕肽的适用人群和用药禁忌有哪些

    替西帕肽Tirzepatide)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同时兼具显著的减重效果。作为全球首款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双重受体激动剂,它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和降低食欲,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由于其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替西帕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需严格遵循用药禁忌。

    替西帕肽主要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通过饮食、运动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此外,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该药物的减重效果尤为显著,因此也被视为一种综合代谢管理方案。部分研究还探索了替西帕肽在非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但目前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单纯肥胖症治疗。

    2025042711353539273

    尽管替西帕肽疗效显著,但某些人群需严格避免使用。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因为该药物并非胰岛素替代疗法,无法满足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需求。此外,有甲状腺髓样癌(MTC)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GLP-1类药物可能增加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同样,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2型(MEN2)患者也应避免使用。

    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慢性胃炎、胃轻瘫、炎症性肠病)需谨慎,因为替西帕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加重病情。胰腺炎病史患者也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因GLP-1类药物可能增加胰腺炎风险。此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目前缺乏足够的安全性数据,通常不建议使用。

    替西帕肽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在降糖和减重方面表现出色,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排除禁忌症,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才能最大化疗效,同时降低潜在风险。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tirzepatide.html


    2025-04-27
  • 替西帕肽被禁止使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替西帕肽Tirzepatide)是一种新型的双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物通过模拟这两种肠道激素的作用,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同时还能促进体重减轻,因此在糖尿病管理和肥胖症治疗领域备受关注。替西帕肽的独特机制使其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于单一GLP-1受体激动剂的疗效,甚至在某些研究中显示出与胰岛素类似的效果。然而,尽管其疗效显著,替西帕肽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曾被限制使用或面临争议,主要原因涉及安全性、副作用以及医疗监管机构的审慎评估。

    2025042710580475967

    替西帕肽被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其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和长期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在临床试验中,替西帕肽虽然表现出良好的降糖和减重效果,但也报告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问题,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可能较为严重,导致治疗中断。此外,替西帕肽还可能引发低血糖风险,尤其是与其他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更令人担忧的是,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曾被报道与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尽管这一关联尚未完全证实,但监管机构对此类潜在风险持谨慎态度。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替西帕肽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虽然一些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替西帕肽作为双重激动剂,其长期心血管安全性仍需更多数据支持。此外,甲状腺C细胞肿瘤的潜在风险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在动物实验中,GLP-1受体激动剂显示可能增加甲状腺髓样癌的风险,尽管人类数据尚未明确证实这一点,但这一潜在风险导致部分国家在批准时附加了严格的监测要求。

    此外,替西帕肽的高成本也可能成为其推广的障碍,尤其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一些国家的医保系统可能因成本效益比不高而限制其使用。综合来看,替西帕肽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基于对其副作用、长期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监管机构的进一步审查,替西帕肽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在现阶段,其应用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权衡利弊。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tirzepatide.html


    2025-04-27
  • 当前市场上替西帕肽每支的售价是多少

    替西帕肽Tirzepatide)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近年来其适应症还扩展至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管理。作为全球首款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通过双重机制实现降糖、减重及多器官保护的综合疗效。

    在降糖机制上,替西帕肽通过激活GLP-1和GIP受体,一方面促进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使用替西帕肽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降低1.8%—2.4%,显著优于传统GLP-1受体激动剂。其降糖效果具有葡萄糖依赖性,即仅在血糖升高时发挥作用,因此低血糖风险较低。

    2025042710095681870

    减重是替西帕肽的另一大优势。该药物可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并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动力,从而减少食欲、控制饮食。临床试验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替西帕肽52周后平均减重7%—12%,肥胖患者(无糖尿病)使用72周后平均减重15%—22%,且减重效果持久不易反弹。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除了降糖和减重,替西帕肽还具有显著的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它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谱,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同时,通过增强肾脏血液供应、促进尿液形成,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此外,替西帕肽还能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骨密度,加速骨折愈合,并具有增加血流量、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调节钙磷代谢等额外益处。

    然而,替西帕肽的使用也需谨慎。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但多为一过性,随用药时间延长可逐渐减轻。需警惕的严重副作用包括胰腺炎、胆囊疾病,以及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的低血糖风险。甲状腺髓样癌个人或家族史、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患者禁用此药。

    替西帕肽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上市,国内患者暂时没有办法直接在国内获得。据了解,替西帕肽在海外有欧洲原研版上市,规格为5mg*4剂,最新价格在三四千元。如果您有这种药物方面的需要,请咨询药纷享医学顾问进行了解。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tirzepatide.html


    2025-04-27
  • 非奈利酮主要用于哪些疾病

    非奈利酮,英文名Finerenone,商品名Kerendia,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备受关注。它主要用于治疗与二型糖尿病(T2D)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CKD),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慢性肾脏疾病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非奈利酮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肾脏和心血管系统,能够显著降低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具体来说,它可以有效减缓患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持续下降速度,从而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到来。

    2025042511384485465

    除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外,非奈利酮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这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临床应用中,非奈利酮的剂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肾功能相对较好的患者,起始剂量可能较高,并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调整至目标维持剂量。而对于肾功能受损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非奈利酮作为一种针对二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疾病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够保护患者的肾功能,还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患者带来全面的健康保障。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04-25
  • 非奈利酮的标准服用剂量

    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用于治疗与二型糖尿病(T2D)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药物。它能够有效降低这类患者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然而,为了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剂量服用。

    非奈利酮的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而定。对于eGFR≥60mL/min/1.73m²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而对于eGFR在25至60mL/min/1.73m²之间的患者,起始剂量则调整为每次10mg,同样口服,每日1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eGFR<25mL/min/1.73m²的患者,不推荐使用非奈利酮。

    2025042510474981346

    在起始剂量服用4周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清钾值进行剂量调整。如果血清钾值≤4.8 mEq/L,且起始剂量为10mg的患者,可以增加剂量至20mg;若起始剂量已是20mg,则无需调整。若血清钾值在4.8至5.5 mEq/L之间,无论起始剂量是多少,都无需调整。然而,若血清钾值>5.5 mEq/L,患者需暂时停药,直至血清钾值降至≤5.0 mEq/L后,再恢复至10mg的剂量。

    在服用非奈利酮期间,患者还需注意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清钾值,以便医生及时调整剂量。同时,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确保药物的最佳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04-25
  • 非奈利酮治疗肾病的使用说明书

    非奈利酮,英文名Finerenone,商品名Kerendia,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近年来在肾病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主要用于降低患有与二型糖尿病(T2D)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成年患者的肾脏及心血管事件风险,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非奈利酮的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拮抗盐皮质激素受体,从而阻断醛固酮介导的钠重吸收和钾排泄。这一机制有助于减轻肾脏的纤维化进程,改善肾脏的微循环,进而保护肾功能。同时,非奈利酮还能减少心血管系统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025042510052622917

    在临床研究中,非奈利酮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对于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非奈利酮能够显著降低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持续下降速度,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到来。此外,它还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在用法用量方面,非奈利酮的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的eGFR水平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eGFR≥60mL/min/1.73m²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对于eGFR≥25至<60mL/min/1.73m²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口服,每日1次;而对于eGFR<25mL/min/1.73m²的患者,则不推荐使用本品。维持剂量通常为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但需根据患者的血清钾值进行剂量调整。

    然而,非奈利酮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钾血症,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清钾水平。此外,还可能出现低血压、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对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非奈利酮时,患者还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非奈利酮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其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非奈利酮,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最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参考链接:https://www.kerendia.com/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