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乳腺癌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卡匹色替/卡帕塞替尼(荃科得)是否属于靶向治疗药物?

卡匹色替片属于靶向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通过精准抑制肿瘤细胞内特定信号通路实现,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治疗针对性。

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中国获批用于特定生物标志物改变的乳腺癌患者的AKT抑制剂,卡匹色替的核心作用靶点为PI3K/AKT/PTEN信号通路中的AKT激酶。该通路是肿瘤细胞增殖、存活和代谢的核心调控网络,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乳腺癌中常因PIK3CA、AKT1基因突变或PTEN基因缺失而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卡匹色替通过口服给药,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AKT1、AKT2、AKT3三种异构体,阻断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并恢复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

2025091811243882661


其靶向性体现在对分子标志物的精准筛选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适应症明确要求患者需存在PIK3CA、AKT1突变或PTEN缺失等分子改变,这一设计确保了药物仅作用于依赖该通路的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临床实践中,卡匹色替需与氟维司群联合使用,针对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完成后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通过双重机制(抑制AKT通路+拮抗雌激素受体)实现协同抗肿瘤效果。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卡匹色替的靶向特性使其系统毒性相对可控,患者耐受性更优。目前,该药物已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作为HR+/HER2-且伴PIK3CA/AKT1/PTEN改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推荐方案,标志着靶向治疗在乳腺癌精准医疗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newdrugs.html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来那帕韦钠(萨兰卡/Sunlenca)在艾滋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如何? 下一篇:维恩妥尤单抗(备思复)一般需要治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