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白血病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博舒替尼(Bosutinib)作用的靶向基因是什么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靶向抑制BCR-ABL融合蛋白及Src家族激酶的活性,通过阻断异常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存活,从而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核心致病因素,由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形成过程中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断裂后异常拼接而成。这一融合基因编码的BCR-ABL蛋白具有持续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触发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导致骨髓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受阻,最终引发白血病。博舒替尼通过特异性结合BCR-ABL蛋白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其激酶活性,阻断异常信号传导,使白血病细胞失去增殖优势并走向凋亡。这一机制不仅适用于新诊断的慢性期CML患者,也为对伊马替尼等第一代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替代治疗方案。

2025111711270281094


BCR-ABL外,博舒替尼还靶向抑制Src家族激酶(包括Src、Lyn、Hck等),这一特性使其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Src家族激酶在CML细胞中常因BCR-ABL过表达或突变而被异常激活,形成替代性信号通路,导致第一代TKI疗效下降。博舒替尼通过同时抑制BCR-ABL和Src家族激酶,可阻断多条促生存信号通路,有效抑制对伊马替尼耐药的CML细胞增殖。例如,在表达伊马替尼耐药突变BCR-ABL的细胞系中,博舒替尼仍能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

博舒替尼的双重抑制作用还体现在对CML疾病进展的干预上。在慢性期向加速期或急变期转变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常通过激活Src家族激酶等机制获得更强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博舒替尼通过抑制这些激酶,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动物实验显示,博舒替尼能显著抑制表达BCR-ABL的髓性肿瘤生长,并防止慢性期CML向急变期进展。

在临床应用中,博舒替尼的靶向性使其成为CML治疗的重要选择。对于新诊断的慢性期患者,博舒替尼可通过早期干预控制病情,降低进展风险;对于耐药或不耐受患者,其双重抑制机制可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性,提供新的治疗机会。然而,需注意的是,博舒替尼对BCR-ABL激酶域的T315I和V299L突变细胞无效,这类患者需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6616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一旦开始服用恩扎卢胺/恩杂鲁胺(安可坦)就不能停药了吗? 下一篇:巴瑞替尼(艾乐明)对白癜风有治疗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