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艾司利卡西平(Eslicarbazepine)是一种用于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口服抗癫痫药物。其抗癫痫作用的核心机制在于对神经元细胞膜上电压门控钠通道的调节,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电活动至关重要。在癫痫发作时,大脑局部区域的神经元会出现异常同步的、高频度的放电,这种不稳定的电活动就像电路中的异常短路,最终表现为临床上的癫痫发作。
与某些传统的钠通道阻滞剂不同,艾司利卡西平的作用方式具有更高的状态依赖性。这意味着它主要与处于开放或失活状态的钠通道结合,而对处于静息状态的正常通道影响较小。在正常的神经元活动中,钠通道会规律地在静息、开放和失活状态之间循环。而在癫痫发作的病理状态下,受累的神经元会持续高频放电,导致其钠通道大部分时间处于开放或失活状态。此时,艾司利卡西平能够选择性地与这些异常活跃的通道结合,并延长其失活状态的时间。

通过延长钠通道的失活时间,艾司利卡西平有效地减少了钠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是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并传递兴奋信号的起始关键步骤。当这一过程被适度抑制后,神经元产生快速、重复动作电位的能力就会下降。这种作用能够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元膜,阻止异常电活动的产生和扩散,从而将潜在的癫痫发作遏制在萌芽状态,或限制其传播范围,防止其波及更广泛的脑区。
这种针对高频放电神经元的相对选择性,是艾司利卡西平治疗优势的重要基础。由于它对正常、低频放电的神经元影响较小,因此在理论上可能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某些神经系统副作用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它通过精准地调节异常的电信号,帮助恢复大脑网络的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治疗目的。其每日一次的口服给药方案也为患者长期规律用药提供了便利,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实现对病情的持续管理。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