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米利珠单抗作为一种靶向IL-23 p19亚基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其禁忌症需严格关注以确保用药安全。
首先,对米利珠单抗或其辅料存在过敏史的患者禁用。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用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及环境过敏原,若既往使用生物制剂或单克隆抗体时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应避免使用米利珠单抗。
其次,患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感染(包括活动性结核)的患者禁用。IL-23通路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该通路可能削弱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活动性结核患者使用米利珠单抗可能导致结核复发或播散,而其他活动性感染(如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因免疫抑制而加重。治疗前需完善结核筛查(如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实施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同时需排查其他潜在感染,确保感染完全控制后方可启动治疗。

此外,孕妇禁用米利珠单抗。动物实验显示,IL-23通路抑制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风险增加。尽管目前尚无人类妊娠期用药的充分数据,但基于作用机制,妊娠期女性应避免使用。若患者在治疗期间意外怀孕,需立即停药并评估胎儿风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建议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定时间内(具体时长需根据药物半衰期及临床指南确定)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除上述禁忌症外,还需关注潜在风险人群。例如,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米利珠单抗可能增加肝毒性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若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迹象(如黄疸、凝血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使用米利珠单抗可能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需谨慎评估获益与风险。
用药期间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米利珠单抗与其他药物存在显著相互作用,但为避免潜在风险,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及保健品),尤其是免疫抑制剂或活疫苗。治疗开始前建议更新疫苗接种记录,但需避免使用活疫苗(如卡介苗、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资料:https://omvoh.lil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