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拉帕替尼作为一款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2007年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已成为曲妥珠单抗耐药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其通过同时抑制EGFR和HER2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所需的生长信号,尤其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蒽环类、紫杉醇及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关于拉帕替尼的耐药周期,临床观察显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在用药6至8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维持更长时间的治疗应答。这种差异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基因突变特征以及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替代信号通路,或上调其他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绕过拉帕替尼的抑制作用,导致耐药发生。
![images (2)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2811432678777](/upload/ueditor/image/20251028/2025102811432678777.jpg)
为延缓耐药进程,临床常采用联合治疗策略。拉帕替尼与卡培他滨联用时,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抑制肿瘤生长;与来曲唑联合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则能同时阻断雌激素信号和HER2通路。此外,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SNDX-275及二甲双胍等药物在实验中显示出逆转拉帕替尼耐药的潜力,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拉帕替尼耐药并非绝对终点。当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时,医生会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评估耐药机制,并调整治疗方案,如换用其他靶向药物或采用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模式。因此,患者无需因耐药而过度担忧,关键在于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优化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https://medlineplus.gov/druginfo/meds/a6070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