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来那帕韦钠(商品名萨兰卡/Sunlenca)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HIV-1衣壳抑制剂,由吉利德科学公司研发,于2025年1月在中国正式上市。其创新机制通过直接干扰HIV病毒衣壳蛋白的组装与解体过程,阻断病毒复制的核心环节,尤其适用于对现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该药物采用口服片剂与长效注射剂联合的给药方案,初始治疗需口服300mg片剂并配合首次皮下注射463.5mg,后续每6个月注射一次,显著提升了患者依从性。然而,尽管来那帕韦钠在HIV治疗与预防领域展现了革命性突破,但其能否彻底治愈艾滋病仍需理性看待。
从治疗机制来看,来那帕韦钠通过多阶段作用抑制HIV复制:它可阻断病毒衣壳介导的前病毒DNA进入宿主细胞核,干扰病毒装配与释放,并抑制衣壳核心形成。这种独特的作用靶点使其对现有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为多重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临床研究显示,在CAPELLA试验中,83%的受试者接受来那帕韦钠联合优化背景方案治疗52周后,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50拷贝/毫升),且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83个/微升。这表明该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并改善免疫功能,但“病毒学抑制”并不等同于彻底治愈。
目前,艾滋病仍无法被彻底治愈的核心原因在于HIV病毒的潜伏期。即使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将血液中的病毒载量控制在极低水平,病毒基因组仍可能隐藏在静息的CD4+T淋巴细胞中,形成稳定的“病毒储存库”。一旦停止治疗,这些潜伏的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导致病毒反弹。来那帕韦钠虽能长效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的HIV前病毒DNA。因此,患者需持续接受治疗以维持病毒抑制状态,目前尚无药物能实现“停药后病毒不反弹”的功能性治愈。
不过,来那帕韦钠的出现为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其长效特性与强效抗病毒作用,为“分析性治疗中断”(ATI)试验创造了条件——通过短期停药观察病毒反弹情况,评估潜在治愈策略。此外,该药物与广谱中和抗体、免疫调节剂等联合使用的探索,正成为清除病毒储存库的研究热点。例如,部分早期研究显示,来那帕韦钠与新型整合酶抑制剂或免疫疗法联用,可能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潜伏病毒的识别能力,逐步缩小病毒储存库规模。
尽管来那帕韦钠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但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多重耐药患者,它提供了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便捷治疗方案,大幅改善了预后;对于高风险人群,其预防效果接近疫苗水平(PURPOSE 1试验显示100%有效性,PURPOSE 2试验显示96%风险降低),为HIV防控提供了新工具。未来,随着对病毒潜伏机制研究的深入,来那帕韦钠或将成为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关键组件之一,但这一目标的达成仍需多学科协作与长期探索。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sunlen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