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维泊妥珠单抗(优罗华)是一种靶向 CD79b 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抗 CD79b 单克隆抗体、可裂解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 MMAE(单甲基澳瑞他汀 E)三部分组成,在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尤其为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其凭借 “精准靶向 + 强效杀伤” 的双重作用特点,能在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的同时,高效清除肿瘤细胞,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
从作用机制来看,维泊妥珠单抗的靶向性源于其抗 CD79b 单克隆抗体部分,CD79b 是 B 细胞表面特有的抗原分子,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等多种 B 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少。药物进入体内后,抗 CD79b 单克隆抗体会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CD79b,随后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内部;进入细胞后,连接子在肿瘤细胞内特定环境下发生裂解,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 MMAE;MMAE 能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使肿瘤细胞停滞于 G2/M 期,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影响。
在适应症方面,维泊妥珠单抗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尤其是在接受过至少两种既往治疗方案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临床中常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即 Pola-BR 方案),该联合方案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能显著提高复发或难治性 DLBCL 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这类预后较差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此外,其在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等其他 B 细胞恶性肿瘤中的治疗潜力也在积极研究中,部分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趋势,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适应症范围。
用法用量上,维泊妥珠单抗为静脉输注给药,给药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常规推荐剂量为每 21 天给药一次,每次 1.8mg/kg,通常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联合使用 6 个周期,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耐受性及病情进展情况由医生调整。给药前需对患者进行预处理,如使用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等,以预防输注相关反应;输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等输注相关反应,需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给药,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不良反应方面,维泊妥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恶心、腹泻、便秘、脱发、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等,其中血液学毒性(如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需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或感染风险升高,临床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或给予支持治疗(如输注血小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此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通常为轻至中度,多数患者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可逐渐缓解;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严重感染、肺毒性、肝损伤等,一旦发生需立即停药并进行紧急治疗。
注意事项上,对维泊妥珠单抗或其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可能需要调整给药剂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用,育龄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药物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以免引发严重感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poli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