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虽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提供了重要治疗选择,但其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副作用,需引起高度警惕。
血液系统是达沙替尼常见的副作用作用点,其中骨髓抑制尤为突出。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严重时可引发全身血细胞减少症,导致免疫力急剧下降,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表现为高热伴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需紧急处理。
体液潴留也是达沙替尼的严重副作用之一,最常见为胸腔积液。患者会感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需通过胸腔穿刺引流缓解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心包积液和双下肢水肿,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功能。

肝功能损害同样不容忽视。达沙替尼通过肝脏代谢,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应立即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
心脏毒性方面,达沙替尼可能引起心律不齐、心悸及心肌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因此,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确保心脏安全。
此外,达沙替尼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严重皮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需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异常出血也是潜在风险,表现为呕血、黑便、牙龈出血等,需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及时调整抗凝药物使用。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