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多种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艾拉司群(Elacestrant)与依维莫司作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但二者在适应症、作用机制及用药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艾拉司群于2023年上市,其适应症明确针对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患者的特定亚群——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且具有ESR1突变表达的ER+(雌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这一精准定位使其成为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后需进一步干预的群体。依维莫司的适应症范围更广,虽也用于乳腺癌治疗,但其核心机制基于对mTOR通路的抑制,因此不仅覆盖部分ER+乳腺癌患者,还可用于其他实体瘤如肾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体现了其跨瘤种应用的潜力。
![下载 (3)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10311322129810](/upload/ueditor/image/20251103/2025110311322129810.jpg)
艾拉司群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通过直接结合雌激素受体并诱导其降解,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独特优势在于对ESR1突变型受体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可克服传统内分泌治疗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依维莫司则通过抑制mTOR复合物1(mTORC1),干扰细胞生长、增殖及代谢相关信号传导,尤其对PI3K/AKT/mTOR通路异常活化的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在乳腺癌治疗中,依维莫司常与内分泌药物联用,通过双重阻断信号通路增强疗效,形成与艾拉司群不同的治疗策略。
艾拉司群的用法用量为每次345毫克,每日一次,需与食物同服以优化吸收。这一剂量设计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旨在维持稳定血药浓度,持续发挥抗肿瘤作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依维莫司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常用剂量为每日10毫克,同样口服给药,但需根据患者耐受性及联合用药方案调整剂量。例如,与依西美坦联用时,依维莫司的剂量可能保持不变,但需密切监测口腔溃疡、肺炎等不良反应。此外,依维莫司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SEGA(结节性硬化症相关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等疾病中也有应用,剂量需根据体表面积或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个性化调整,体现了其多场景应用的复杂性。
目前,艾拉司群尚未在国内上市,患者需通过海外购药渠道获取,欧洲版原研药价格约三万余元,老挝仿制药价格约两千余元,为部分患者提供了经济可及的选择。依维莫司则已在国内上市多年,医保覆盖范围较广,患者用药便利性及经济负担相对较低。这一差异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决策,尤其在需要长期用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药物可及性与成本效益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艾拉司群与依维莫司在乳腺癌治疗中各有侧重:前者以精准靶向ESR1突变为特色,为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提供新方案;后者通过mTOR抑制实现多通路阻断,联用策略拓展了治疗边界。临床实践中,医生需综合患者分子分型、既往治疗史、经济状况及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化患者获益。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