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维泊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伴随多种副作用,需患者与医生密切关注。这些副作用涉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全身反应等多个维度,具体表现与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及基础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反应是维泊妥珠单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突出。患者可能感到手脚麻木、刺痛或灼烧感,触觉减退,甚至出现步态不稳或肌肉无力。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后数周内逐渐显现,轻症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感觉异常,重症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如扣纽扣、写字等精细动作。头晕也是常见症状,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间接影响有关,患者需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以防意外。

血液系统异常同样值得关注。骨髓抑制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表现为易疲劳、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或感染风险增加。白细胞减少通常在用药后7-10天达到低谷,随后逐渐恢复,但老年患者或既往接受过化疗/放疗者恢复可能较慢。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下降。恶心与呕吐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小时内,通过预处理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可缓解。腹泻可能持续数天,需注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避免脱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炎症或溃疡,影响进食,需保持口腔清洁并使用软毛牙刷。
代谢与电解质紊乱中,血钙降低较为常见,可能引发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或心律失常。低钾血症、低磷血症及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出现,表现为乏力、心悸或水肿。患者需定期检测电解质与肝功能,必要时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调整。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多见于用药初期,通常可逆,但需密切监测以避免肝损伤进展。
全身性反应包括寒战、发热、皮疹及输液相关反应。寒战与发热多发生于首次输液时,与药物免疫原性或输液速度过快有关,通过预处理药物可降低发生率。皮疹可能为红斑、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需暂停用药。输液相关反应还可能伴随心悸、头痛或轻度呼吸困难,需在医疗监护下完成输液。
感染风险因免疫抑制而升高,患者可能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脓毒症等,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其他少见副作用包括关节痛、胰腺炎(表现为腹痛、淀粉酶升高)及肾功能异常(如蛋白尿),需通过定期检查早期发现。
总体而言,维泊妥珠单抗的副作用多为轻中度且可逆,但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以清淡、高蛋白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若出现严重不适或症状持续不缓解,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atuzumab_vedot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