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感染科资讯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神经科
呼吸科
消化科
皮肤科
妇科

曲恩汀(Trientine)和青霉胺相比,哪个疗效更佳?

曲恩汀与青霉胺作为治疗肝豆状核变(Wilson病)的核心药物,其疗效对比需结合疾病机制、药物特性及临床适应症综合分析。Wilson病是一种因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铜离子在肝脏、脑部等器官异常蓄积,引发肝硬化、神经精神症状等严重并发症。两种药物均通过螯合铜离子促进排泄,但作用路径与临床优势存在显著差异。

曲恩汀作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多个氨基基团可与铜离子形成稳定、不可逆的螯合物,直接阻断铜在肠道的吸收并促进肾脏排泄。临床试验显示,曲恩汀治疗可使患者血清游离铜浓度降低60%-70%,且长期用药可维持铜水平稳定,减少肝脏纤维化进展风险。尤其适用于早发型Wilson病或非肝型神经症状患者,这类患者因铜在脑部沉积更早,需快速控制铜负荷以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此外,曲恩汀对肝脏的直接保护作用显著,通过减少铜诱导的氧化应激,可改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水平,降低肝衰竭发生率。

2025102711463887176


青霉胺作为半胱氨酸衍生物,其作用机制包含双重路径:一方面通过巯基与铜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促进尿铜排泄;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胶原交联和免疫调节,改善结缔组织病变。该药物对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经验,使其在Wilson病合并免疫异常的患者中具有独特价值。然而,青霉胺的疗效受限于剂量依赖性,需根据24小时尿铜排泄量动态调整剂量,且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药物性自身免疫病,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蛋白尿等。

在耐受性方面,曲恩汀的优势更为突出。青霉胺治疗中约30%患者因严重副作用需停药,包括致命性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及神经系统毒性。而曲恩汀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发生率低于15%,且极少引发系统性过敏。对于青霉胺不耐受患者,曲恩汀作为二线治疗的成功率超过85%,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从经济性考量,青霉胺因上市时间早、生产工艺成熟,价格仅为曲恩汀的1/5-1/10,在资源有限地区仍是首选。但曲恩汀的长期成本效益更高,其减少并发症的特性可降低住院率和终末期肝病治疗费用。

临床决策需根据患者表型制定个体化方案:对于神经症状为主或青霉胺过敏的青少年患者,曲恩汀可优先使用;而合并严重免疫异常或经济受限的成人患者,青霉胺在严密监测下仍具治疗价值。未来,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用药将成为趋势,例如ATP7B突变类型可能影响药物响应,为两种螯合剂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https://www.cufence.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效果怎样 下一篇:非戈替尼(filgotinib)是否属于JAK抑制剂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