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舍立帕酶(Cerliponase),商品名BRINEURA,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罕见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制剂。其适应症非常明确且专一,即用于治疗晚发性婴儿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2型,通常被称为CLN2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三肽基肽酶1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症。CLN2病主要影响儿童,通常在幼儿期发病,导致进行性神经功能退化,其核心临床症状包括语言能力丧失、运动功能衰退(特别是行走能力)、癫痫发作以及过早死亡。舍立帕酶的治疗目标正是针对这一毁灭性的疾病进程,旨在减缓症状性患儿行走能力的丧失。
舍立帕酶的药理作用机制基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出的酶替代治疗原理。要理解其作用,首先需要了解CLN2疾病的根本病因。在健康人体内,细胞溶酶体中的TPP1酶负责分解某些脂蛋白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废物”。然而,CLN2患者由于基因突变,无法产生足够有功能的TPP1酶,导致这些被称为“脂褐质”的废物物质在神经元内异常累积。这种累积尤其损害大脑皮层和小脑的神经细胞,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和大脑萎缩,从而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舍立帕酶的本质就是一种重组形式的人类TPP1酶,它作为一种外源性、功能正常的酶,被设计用来弥补患者体内天然的酶缺陷。

在治疗实施上,其给药途径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该酶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舍立帕酶需要通过手术植入的储液囊和导管系统,直接进行脑室内输注。这种创新的给药方式确保了药物能够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脊液循环,并分布到大脑组织中,从而到达受损的神经细胞内部。一旦进入神经细胞的溶酶体,舍立帕酶便能开始执行其分解累积的脂褐质废物的生理功能,清除细胞内的代谢障碍,旨在减缓或阻止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和死亡。
在治疗效果方面,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与未经治疗的自然病史相比,定期接受脑室内输注舍立帕酶的患儿,其行走能力的下降速度得到了显著延缓。通过标准化的运动语言量表评分监测,接受治疗的患儿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其运动功能。这意味着,通过外源性补充患者体内缺失的关键酶,舍立帕酶从病因层面进行了干预,虽然目前尚不能逆转已造成的损伤,但它确实改变了疾病的进程,为患儿和家庭提供了延缓疾病发展的宝贵机会。因此,舍立帕酶代表了一种针对罕见遗传病根本病因的精准治疗策略,其酶替代原理的成功应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