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舍立帕酶(Cerliponase),商品名为BRINEURA,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的酶替代疗法。其适应症非常集中,专门用于治疗晚发性婴儿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2型(CLN2),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症,由TPP1酶缺乏引起。该药物旨在减缓患有症状的CLN2病患儿行走能力的丧失。CLN2病是一种进展迅速且致命的疾病,舍立帕酶的治疗目标并非治愈,而是通过干预疾病进程,尽可能长久地维持患儿已有的运动功能,尤其是独立行走的能力,这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家庭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效果方面,临床研究已证实,与未接受治疗的自然病史数据相比,定期接受舍立帕酶脑室内输注的患儿,其行走能力的下降速度得到了显著延缓。这意味着治疗可以帮助患儿在更长的时期内保留移动能力,是该疾病管理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正如许多有效的药物一样,舍立帕酶在带来临床益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需要严密监控的不良反应。

由于该药物的给药方式特殊,需要通过手术植入的装置直接向脑室内输注,其副作用情况与这种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输注过程中或输注后不久。这些输注相关反应可能包括发热、心电图异常(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呕吐、头痛、易激惹、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提示无菌性脑膜炎)、以及癫痫发作频率增加等。此外,与输注装置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可能发生装置相关感染。这些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整个给药过程必须在具备严密医疗监护和充分急救设施的专业医疗中心进行。
针对这些潜在的副作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和管理方式。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输注相关反应的风险,在每次输注前,通常会预防性地使用抗组胺药和/或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整个输程中,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需要被持续监测。输注速度会被严格控制,通常从很低的速率开始,在确认耐受良好后再逐步缓慢提升。一旦在输注过程中出现如发热、呕吐或心电图改变等反应,医护人员会立即暂停输注,并根据预设方案进行对症处理,待症状缓解后再以更慢的速度重新开始。对于装置相关感染,则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定期检查植入部位。总而言之,舍立帕酶的安全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功应用依赖于一个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周密的预防措施、实时的密切监护以及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理,来平衡其治疗获益与潜在风险,确保患儿能够安全地从中获益。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