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伯瑞替尼万比锐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靶向药物,属于高选择性Ⅰb类c-MET抑制剂(MET-TKI),通过特异性阻断MET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核心适应症聚焦两类难治性肿瘤:一是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是既往治疗失败的具有PTPRZ1-MET融合基因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WHO 4级)或有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成人患者。这两类疾病均因特定基因突变导致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而伯瑞替尼的精准靶向机制为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

作为Ⅰb类MET-TKI,伯瑞替尼通过独特的U型结合模式占据MET激酶的ATP位点,稳定其自抑制构象,从而高效抑制MET磷酸化及下游信号传导。其分子结构中的二氟甲基取代基与c-MET关键残基Tyr1230形成π-π堆叠作用,N-甲基吡唑结构与铰链区结合自由能更低,这种双重作用机制赋予药物高选择性与强亲和力,可穿透血脑屏障并减少脱靶毒性。临床数据显示,在MET外显子14跳变的NSCLC患者中,伯瑞替尼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7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1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20.7个月;在脑胶质瘤患者中,与化疗相比降低48%死亡风险,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用药方案严格遵循基因检测指导:NSCLC患者需经检测确认MET外显子14跳变,推荐剂量为200mg/次、每日两次口服;脑胶质瘤患者需检测PTPRZ1-MET融合基因,推荐剂量为300mg/次、每日两次口服。两种方案均要求空腹服用(服药前2小时及用药后半小时禁食),以保障药物吸收稳定性。治疗需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心电图及QT间期。2024年11月,伯瑞替尼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涵盖两大适应症,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临床应用标志着我国在MET驱动型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肿瘤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
参考资料:https://www.asymbi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