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塔拉妥单抗并非针对GPRC5D靶点的药物,而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其作用靶点为DLL3和CD3。针对GPRC5D靶点的代表性药物是塔奎妥单抗(Talquetamab),以下结合两类靶点药物特性展开分析:
塔拉妥单抗的作用机制与疗效特点
塔拉妥单抗通过同时结合小细胞肺癌细胞表面的DLL3蛋白和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形成免疫突触以激活T细胞,直接杀伤表达DLL3的癌细胞。DLL3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超过85%,且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这种特异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治疗靶点。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可使约40%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中位总生存期达14.3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方案。其疗效在脑转移患者中尤为突出,与放疗协同可进一步提升局部控制率。

GPRC5D靶点药物的治疗价值
GPRC5D是一种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的7次跨膜蛋白,其特异性高于传统靶点CD38和BCMA。塔奎妥单抗作为首款获批的GPRC5D/CD3双特异性抗体,通过招募T细胞杀伤表达GPRC5D的骨髓瘤细胞,在既往接受过至少4种前期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抗体)的复发难治性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达73%,完全缓解率超30%。该药物采用体重定制剂量方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程度。
靶点差异与临床选择
两类靶点药物针对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塔拉妥单抗聚焦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突破,而GPRC5D靶向药物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后线治疗新选择。值得注意的是,GPRC5D与BCMA独立表达的特性使其成为联合治疗的重要靶点,可防止因单一靶点逃逸导致的复发。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mtm/tarlatamab.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