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卡匹色替片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AKT激酶抑制剂,在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伴随多种副作用,需患者与医疗团队密切关注。
该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涉及消化系统,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通过增加口服补液、使用止泻药缓解,必要时调整剂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也较为普遍,调整饮食结构、分餐少量进食可减轻不适。部分患者可能经历口腔炎,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或溃疡,需加强口腔护理。

代谢异常是另一类需警惕的副作用。卡帕塞替尼可能引发血糖升高,甚至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用药前需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此外,药物可能导致甘油三酯、肌酐等指标升高,需通过血液检查追踪代谢变化。
血液系统影响亦不容忽视。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增加感染风险;血红蛋白降低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治疗期间需定期完成血常规检查,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皮肤反应方面,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干燥或瘙痒,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多形红斑等重症,需及时联系皮肤科医生处理。其他少见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通常通过休息或对症支持治疗可缓解。
特殊人群需额外注意:育龄期女性及男性伴侣需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定时间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老年患者或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副作用发生率可能更高,需更频繁的监测。
总体而言,卡帕塞替尼的副作用虽多样,但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干预和医患沟通,大多可控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出现任何不适立即告知医生,以保障治疗安全与效果。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newdrug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