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塔拉妥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铂基化疗后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其起效时间呈现显著的个体化特征,但临床实践表明部分患者可在治疗早期观察到显著疗效。
该药物通过同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DLL3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形成免疫突触以激活T细胞,直接杀伤表达DLL3的癌细胞。DLL3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率超过85%,而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这种特异性使塔拉妥单抗兼具高效性与安全性。

临床实践中,起效时间受剂量递增方案影响。初始治疗采用1mg小剂量输注以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随后在第8天和第15天逐步提升至10mg全剂量。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迅速,例如某老年男性患者在首次1mg输注后出现3级CRS,经标准预处理后重启10mg治疗,16天内即观察到肿瘤快速消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及塌陷肺叶复张。另有病例显示,患者在完成剂量递增后2周内出现可测量的肿瘤缩小,提示药物在达到目标剂量后可能迅速发挥抗肿瘤作用。
疗效持续时间方面,临床试验显示客观缓解率达40%,其中26%的患者疾病控制持续超过1年,平均缓解持续时间达9.7个月。对于铂类耐药患者,客观缓解率提升至52%,进一步验证了其在难治性人群中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通过剂量调整或联合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至6个月以上。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CRS及神经毒性,首次输注后需住院观察24小时,后续输注观察时间逐步缩短。预处理方案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及解热镇痛药,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出现严重CRS的患者,托珠单抗等免疫调节药物可快速控制症状,保障治疗连续性。
参考链接:https://www.drugs.com/mtm/tarlatamab.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