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血小板减少症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阿伐曲泊帕(苏可欣)片的作用机制和发挥效果的过程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商品名苏可欣)是一种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两种临床情况:择期进行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对先前治疗方案反应不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肝病患者服用该药物的目的并非恢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而是短期内提升血小板水平以降低手术或操作相关的出血风险。

从作用机制来看,阿伐曲泊帕通过模拟人体内天然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功能,选择性结合并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从而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与内源性TPO不同,阿伐曲泊帕作为一种小分子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不直接竞争同一受体结合位点,而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下游JAK2和STAT5等信号分子,最终推动骨髓中血小板的生产过程。这种机制在慢性肝病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均能发挥效果,但其应用场景和治疗目标有所不同。

2025092210145345447

在治疗效果方面,阿伐曲泊帕表现出较好的临床响应。对于慢性肝病患者,通常在择期手术前10至13天开始服药,完成5天疗程后,在停药后5至8天内血小板计数可达到峰值,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药物需长期服用,起始剂量为每日20mg,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最大日剂量不超过40mg。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确保维持在有效水平(通常≥50×10⁹/L),从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尽管阿伐曲泊帕在提升血小板方面效果显著,但其使用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在慢性肝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痛、恶心、头痛、疲劳和外周水肿。而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疲劳、挫伤、鼻出血、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牙龈出血、瘀点和鼻咽炎。这些副作用多数为轻至中度,但在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总体而言,阿伐曲泊帕通过模拟并增强血小板生成信号的传导,有效促进血小板生成,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和推荐方案,同时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1995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吉瑞替尼(适加坦)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数据及缓解率统计 下一篇:伊那利塞仿制药的最新价格及购买渠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