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白血病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米哚妥林(Midostaurin)在药物分类中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药

米哚妥林(Midostaurin,商品名RYDAPT)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中的小分子抑制剂类别。这类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内的关键信号通路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从而实现抗肿瘤效果。米哚妥林的核心作用机制是针对FLT3(FMS样酪氨酸激酶3)和KIT(干细胞因子受体)等激酶的抑制,这些激酶在特定类型的白血病和肥大细胞疾病中异常活跃,驱动疾病进展。

从药理作用来看,米哚妥林通过结合FLT3和KIT激酶的催化区域,抑制其磷酸化过程,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尤其是存在FLT3基因突变的类型,米哚妥林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增强标准化疗药物的疗效。在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ASM)、伴有相关血液肿瘤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AHN)或肥大细胞白血病(MCL)中,米哚妥林抑制KIT D816V突变激酶的活性,减少肥大细胞的增殖和组织胺释放,缓解疾病症状。

2025091211045462552

此外,米哚妥林还对其他激酶如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PKC(蛋白激酶C)家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主要治疗价值仍集中于FLT3和KIT相关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米哚妥林的分类进一步体现为其适应症和用药方案。对于FLT3突变阳性的AML,米哚妥林需与标准化疗(如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联合使用,作为诱导和巩固治疗的一部分,而非单药治疗。这一联合用药策略突显了其作为靶向辅助治疗药物的定位。对于ASM、SM-AHN或MCL,米哚妥林可作为单药治疗,每日两次口服,直接针对KIT突变驱动的病理过程。这种差异化的用药方式反映了米哚妥林在多疾病背景下的分类灵活性:既是化疗的增效剂,也是特定激酶驱动疾病的直接抑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米哚妥林不属于传统化疗药物,因其作用机制具有高度选择性,不良反应谱也与化疗药物不同。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水肿和肌肉骨骼疼痛,而严重不良反应可能涉及肺毒性和心脏QT间期延长,这些特点与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相似。此外,米哚妥林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尤其是CYP3A4)的相互作用较强,需避免与强效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这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小分子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总体而言,米哚妥林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精准医疗范畴的靶向治疗药物。其分类基于对特定激酶信号的抑制能力,适用于FLT3或KIT突变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途径,米哚妥林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差异化的治疗选择,体现了现代肿瘤治疗中个体化和靶向化的趋势。

 

参考资料:https://medlineplus.gov/druginfo/meds/a617033.html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卡麦角林(Cabergoline)副作用缓解措施 下一篇:骨髓移植恢复期是否需要艾伏尼布(拓舒沃)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