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厄达替尼(Erdafitinib)作为首个获批用于尿路上皮癌的FGFR靶向抑制剂,为特定基因突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药物主要针对携带FGFR3基因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已经历过至少一次全身治疗后病情仍出现进展。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厄达替尼在符合条件的患者群体中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效果,为传统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疗效表现方面,厄达替尼的关键临床试验显示,对于经过筛选的FGFR3基因突变患者,该药物能够实现约40%的客观缓解率,这一数据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疾病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5个月左右。这些疗效数据对于预后通常较差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而言,代表着治疗上的重要突破。尤其对于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厄达替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
用药方案上,厄达替尼采用了个体化剂量调整策略。推荐的起始剂量为每日8mg口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特别是对高磷血症的监测结果,可在治疗的第14至21天将剂量增加至每日9mg。这种灵活的给药方式有助于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更好地管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厄达替尼前必须通过FDA批准的伴随诊断确认肿瘤中存在FGFR基因改变,这体现了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在安全性方面,厄达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磷血症、口腔炎、疲劳等,多数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和对症处理进行控制。临床使用中需要定期监测血磷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整体而言厄达替尼的耐受性尚可,大多数患者能够持续接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目前,厄达替尼尚未纳入我国医保报销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可及性。但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对于经分子检测确认存在FGFR3基因改变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厄达替尼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补充,厄达替尼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明确,为特定患者群体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参考链接:https://www.balvers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