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白血病资讯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瘤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肺功能失调
骨髓纤维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输血性铁过载
贫血

普纳替尼(ponatinib)说明书完整内容解读与要点

【药品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普纳替尼
英文名称:Ponatinib
商品名称:Iclusig

【适应症】
普纳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以下成年患者的特定类型白血病:

一、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

1.与化疗联合治疗新诊断的Ph+ ALL患者。

2.单药治疗无其他激酶抑制剂适用指征或T315I阳性的Ph+ ALL患者。

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1.慢性期(CP):对至少两种激酶抑制剂耐药或不耐受者。

2.加速期(AP)或急变期(BP):无其他激酶抑制剂适用者。

T3.315I阳性CML(涵盖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三、使用限制:普纳替尼不适用且不推荐用于治疗新诊断的慢性期CML(CP-CML)患者。

2025111410343212487

【用法用量】
一、推荐起始剂量

1.新诊断Ph+ ALL(联合化疗):每日口服30mg,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完全缓解后减至15mg/日。

2.慢性期CML:每日口服45mg,达到≤1% BCR::ABL1水平后减至15mg/日。

3.加速期/急变期CML:每日口服45mg。

4.单药治疗Ph+ ALL:每日口服45mg(若3个月无反应可停药)。

二、使用方法

1.口服给药,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2.整片吞服,禁止压碎、切割或咀嚼。

3.若漏服,跳过该次剂量,次日按原计划继续服药,不可一次服用双倍剂量。

三、剂量调整原则

1.出现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2级)需中断用药,症状缓解后降低剂量恢复。

2.慢性期CML患者若失去反应,可重新升级至原耐受剂量(30mg或45mg)。

【药理作用】
普纳替尼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阻断异常细胞增殖和生存所需的信号通路。其多靶点抑制特性(如FGFR、VEGFR、PDGFR等)使其成为难治性白血病的“最后防线”,尤其对T315I突变株具有独特疗效。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胰腺炎(表现为脂肪酶升高)。

2.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4.皮肤反应:皮疹、干燥、瘙痒。

5.全身性反应:疲劳、液体潴留、发热。

6.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血症、肌酸激酶升高。
严重不良反应:动脉闭塞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静脉血栓栓塞、肝毒性(暴发性肝衰竭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强效抑制剂(如酮康唑、利托那韦):联用时普纳替尼剂量需减至15mg/日。

抗凝药(如华法林):可能增强抗凝效应,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活疫苗:治疗期间及停药后4周内避免接种(灭活疫苗可正常使用)。

抑酸药:可能影响普纳替尼吸收,建议间隔时间服用。

【特殊人群用药】

1.肝功能不全:轻度损害(Child-Pugh A级)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损害(B/C级)需谨慎使用,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肾功能不全:轻中度损害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损害数据缺乏,需个体化评估。

3.老年人(≥65岁):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如血管闭塞、血小板减少),需谨慎调整剂量。

4.儿童: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可能致胎儿危害,治疗期间及停药后3周内需严格避孕;哺乳期妇女需暂停哺乳。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于15-30℃干燥环境中,避免儿童接触。允许短期温度偏移(如运输时),但需避免极端温度。

【注意事项】

1.治疗前需评估心血管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肝功能。

2.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血脂、心电图及BCR-ABL1突变状态。

3.出现严重出血、胰腺炎或液体潴留时需立即就医。

4.手术前需暂停用药以减少伤口愈合问题。

5.避免食用葡萄柚或饮用葡萄柚汁,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6.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普纳替尼为耐药白血病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但其血管事件和肝毒性风险要求严格遵循用药规范。患者应在血液科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并积极参与疾病自我管理,以实现疗效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阿伐曲泊帕(苏可欣)片服用后是否会引发血栓风险 下一篇:他泽司他(达唯珂)日常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