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作为首个获批的 BTK 靶向药物,它在 B 细胞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用于治疗多种 B 细胞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通过特异性作用于 BTK 蛋白,调控 B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扩散,为众多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功效与作用来看,伊布替尼最核心的机制是精准抑制 BTK 活性。BTK 是 B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在正常 B 细胞的发育、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 B 细胞恶性肿瘤中,该通路常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细胞不受控增殖。伊布替尼能与 BTK 活性位点特异性结合,阻断其信号传递,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信号,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能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减少其向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转移,从多个环节遏制肿瘤进展。
在具体适用疾病的治疗作用上,伊布替尼覆盖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对于套细胞淋巴瘤,尤其是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它能有效控制肿瘤负荷,缓解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等症状,帮助患者延长疾病缓解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中,无论是初治还是复发难治患者,伊布替尼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减少异常淋巴细胞数量,降低感染、贫血等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此外,它还可用于 Waldenström 巨球蛋白血症,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血液中异常免疫球蛋白水平,缓解高黏滞综合征相关的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以及用于边缘区淋巴瘤等其他 B 细胞恶性肿瘤,为不同类型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选择。
同时,伊布替尼在治疗中还展现出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一定保护作用。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广泛杀伤,其靶向性特点能减少对正常 B 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的损伤,降低因免疫抑制导致的严重感染风险,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仍能维持相对较好的免疫状态,更利于耐受长期治疗,这也是其相较于传统治疗的重要优势之一。
不过,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需关注伊布替尼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皮疹、腹泻、疲劳等,临床应用中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定期监测身体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在保障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影响,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价值。
参考资料:https://www.imbruvi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