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匹妥布替尼(Pirtobrutinib,也叫吡托布鲁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其明确的适应症是针对那些既往经历过多线治疗仍出现疾病进展的特定患者群体,主要包括:接受过至少两种全身治疗(其中必须包含一种BTK抑制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以及已接受过至少两线既往治疗(包括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成年患者。该药物通过口服给药,推荐剂量为每次200毫克,每日一次,需持续治疗直至疾病出现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其毒性。
关于患者最为关心的价格问题,由于匹妥布替尼截至2025年尚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因此它并未被纳入我国的国家医保目录。这意味着,即便通过正规的海外渠道(如医疗机构或特许药房)获取,患者也需要完全自费承担高昂的药费。目前市场上的原研药物主要来源于欧洲和美国,其价格居高不下,单盒费用通常在十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家庭而言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一些海外仿制药,例如经老挝卫生部批准的卢修斯(Lucius)生产的仿制版,以50毫克*30片的规格提供了价格显著更低的选择,每盒价格不到三千元,但患者在选择时必须谨慎甄别药品质量和渠道的合法性。
药品的医保纳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本上取决于具体情况。其首要前提是药品必须率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随后,企业通常会通过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的方式申请纳入医保,谈判结果将综合考量药品的临床价值、患者群体规模、药物经济学评价以及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对于匹妥布替尼这类针对小众适应症的高价值创新药,即使未来成功上市,能否及时进入医保并实现大幅降价仍存在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
综上所述,2025年匹妥布替尼的医保覆盖尚无定论,患者用药仍需依赖自费。建议患者密切关注官方的药品审批和医保谈判动态,同时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全面了解所有可能的治疗选择及援助渠道。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1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