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药品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恩沙替尼
英文名称:Ensartinib
【适应症】
恩沙替尼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ALK基因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基因改变,这种基因异常会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发生紊乱,进而促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恩沙替尼正是针对这一特定的分子靶点发挥作用,通过抑制ALK激酶的活性,阻断其下游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可能已经侵犯到周围的组织器官,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此时使用恩沙替尼可以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机会。而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恩沙替尼能够作用于全身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扩散和生长,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恩沙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225mg。这一剂量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确定的,能够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需要严格按照这个剂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给药时间与方式
每天应在同一时间口服给药,这样有助于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保证治疗效果的持续性。恩沙替尼的服用方式较为灵活,患者既可以选择空腹服用,也能与食物同服。空腹服用时,药物可以更快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与食物同服则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
【副作用】
1.皮肤反应
常见皮疹,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等,多出现在面部、躯干等部位,程度轻重不一,影响患者外观及舒适度。
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因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2.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影响患者进食欲望和营养摄入,长期可能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
部分患者会有腹泻情况,频繁腹泻可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肝功能损伤
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反映肝脏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可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解毒等功能。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红素升高,提示肝脏排泄功能出现异常。
4.眼部问题
视力模糊时有发生,影响患者日常视物、活动,降低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可能出现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给患者带来不适。
5.其他反应
乏力感较为普遍,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精神不振。
偶见水肿,可出现在四肢、面部等部位,影响外观且可能带来行动不便。
【注意事项】
1.用药前检查
用药前必须进行ALK基因检测,确认阳性才可使用,确保药物针对正确靶点发挥疗效。
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包括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了解身体基础情况,以便判断能否耐受药物治疗。
2.剂量调整
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若出现严重副作用或身体不耐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漏服药物时,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长,可尽快补服;若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按正常时间服药即可,避免一次服用双倍剂量。
3.药物相互作用
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等,因为恩沙替尼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避免同时使用强效CYP3A诱导剂或抑制剂,如需使用,需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并调整恩沙替尼剂量。
4.特殊人群
孕妇禁用,恩沙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损害,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防止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用药时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5.定期监测
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定期评估肿瘤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等了解肿瘤大小、有无转移等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恩沙替尼作为国内研发的创新药物,为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患者在使用恩沙替尼时,应严格遵循说明书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monograph/ensartin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