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普拉替尼(Pralsetinib,商品名为普吉华)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RET抑制剂,在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癌(TC)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疗效下降的耐药现象,其产生机制与应对策略需从多维度综合分析。
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肿瘤细胞的适应性进化相关。RET基因本身可能通过二次突变形成结构改变,例如溶剂前沿突变或守门员突变,导致药物结合位点空间构象变化,使普拉替尼无法有效抑制异常激活的RET信号通路。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旁路激活机制也可能发挥作用,当RET通路被抑制时,其他致癌驱动基因如EGFR、MET或RAS家族成员可能被异常激活,形成替代性增殖信号网络,绕过药物作用靶点维持肿瘤生长。这种多克隆耐药模式使得单一靶向药物难以完全阻断肿瘤进展。
![下载 (1)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12412331093540](/upload/ueditor/image/20251124/2025112412331093540.jpg)
针对耐药问题,临床采取分层应对策略。对于检测到明确RET继发突变的患者,可考虑换用新一代RET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对特定耐药突变位点保持结合活性。若发现旁路激活机制主导耐药,联合治疗方案成为关键选择,例如将普拉替尼与针对EGFR或MET通路的抑制剂联用,通过多靶点协同阻断肿瘤信号传导。对于快速进展的耐药患者,及时转换化疗或免疫治疗模式可控制疾病恶化速度,同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用药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同样重要。通过定期液体活检追踪循环肿瘤DNA(ctDNA)中的RET融合拷贝数及突变丰度变化,能够提前预警耐药发生。医生可根据分子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完全耐药后再干预的被动局面。患者需严格遵循每日400mg空腹服药规范,避免因用药依从性不足加速耐药进程。
参考资料:https://gavre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