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塞瑞替尼/色瑞替尼(Ceritinib,商品名为赞可达)属于靶向治疗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分不仅体现在药物的作用机制上,也反映在治疗策略、副作用特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理解这一区别,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认识治疗原理,配合医疗方案。
从作用机制来看,塞瑞替尼是一种ALK抑制剂,其设计初衷是为了精准地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在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一种名为ALK的基因发生重排,导致产生异常活跃的ALK融合蛋白,这种蛋白会持续刺激肿瘤生长。塞瑞替尼能够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这种异常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断促进癌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这种作用方式就像使用一把特制的钥匙关闭特定的开关,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zykadia-ceritinib-150mg-capsules-500x500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11711480369522](/upload/ueditor/image/20251117/2025111711480369522.jpg)
相比之下,传统化疗药物的工作原理则完全不同。它们主要通过干扰所有快速分裂细胞的生长过程来杀伤癌细胞,但由于无法准确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通常也会影响到体内其他增殖活跃的正常组织,如骨髓造血细胞、毛囊细胞和消化道黏膜细胞等。这种相对广泛的作用机制是化疗常引起脱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应用方面,塞瑞替尼的使用需要基于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只有在经过分子病理检测确认肿瘤为ALK阳性的患者中,使用该药物才能预期获得良好疗效。这种“先检测,后用药”的模式是现代精准医疗的典型体现。而传统化疗的选择则更多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期,通常不需要进行此类精细的分子分型。
此外,两种治疗方式的给药方式和副作用谱也存在差异。作为口服靶向药,塞瑞替尼便于患者在家中长期服用,其副作用更多与所抑制的特定信号通路相关,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但通常不会引起传统化疗常见的脱发或严重骨髓抑制。
综上所述,塞瑞替尼通过精确打击特定的分子异常来抑制肿瘤,是典型的靶向药物。随着医学的进步,这种针对特定靶点的个体化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等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https://www.novartis.com/our-products/pipeline/ceritini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