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芦可替尼片是一种口服的JAK1/JAK2激酶抑制剂,属于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JAK-STAT信号通路,阻断骨髓纤维化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促纤维化/增殖性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从而改善血细胞生成异常及脾脏肿大等症状。该药物同时适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引发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针对骨髓纤维化患者,剂量需根据基线血小板计数分层调整:血小板计数50-100×10⁹/L时,推荐每日两次、每次5mg;100-200×10⁹/L时为每日两次、每次15mg;>200×10⁹/L时为每日两次、每次20mg。治疗期间需每2-4周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若血小板计数降至50×10⁹/L以下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⁹/L,应暂停用药直至恢复至安全范围,恢复后剂量需降低5mg/次。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初始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0mg,若治疗28天后血红蛋白仍>165g/L(男性)或>160g/L(女性),或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计数未达正常范围,可逐步增加至每日两次、每次25mg,但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风险。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需区分急慢性:慢性GVHD患者初始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0mg;急性GVHD患者为每日两次、每次5mg。治疗3天后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未较基线下降50%,可考虑将急性GVHD剂量增至每日两次、每次10mg。对于皮质类固醇依赖性患者,治疗6个月后应逐步减量:先维持每日两次、每次10mg满6个月,随后每8周降低一个剂量水平(10mg bid→5mg bid→5mg qd),减量期间需每周监测GVHD症状,若出现复发应暂停减量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用药管理方面,若漏服一次剂量,无需补服,直接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如需停药(非血小板减少导致),建议每周减量5mg/次,例如从20mg bid减至15mg bid,直至完全停药。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可将药片悬浮于40mL水中搅拌10分钟制成混悬液,6小时内通过8French及以上鼻胃管给药,给药后用75mL水冲洗管道。需注意,药片不得压碎或咀嚼,混悬液制备后若超过6小时未使用应丢弃。治疗期间应避免联合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若必须合用,骨髓纤维化患者剂量需减少50%;与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剂量可增加至原剂量的2倍,但需严格监测毒性反应。
参考资料:https://www.jakav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