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万赛维(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在药物分类中属于抗病毒药物,具体而言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干扰病毒的遗传物质合成来抑制其增殖。万赛维是一种前体药物,其本身并不直接具备抗病毒活性,它在口服后被人体吸收并迅速转化为其活性形式——更昔洛韦。更昔洛韦随后在细胞内被病毒特有的酶进一步磷酸化,形成能够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成分。这种抑制作用最终导致病毒DNA链的合成终止,从而有效地遏制巨细胞病毒的复制与扩散。
从适应症来看,万赛维的应用清晰地体现了其作为抗巨细胞病毒特异性药物的定位。它主要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这是一种可能致盲的严重机会性感染。此外,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万赛维被广泛用于预防肾脏、心脏及肾胰腺移植术后高危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疾病。对于儿童患者,它也适用于预防特定年龄范围内(如4个月至16岁)肾移植患儿以及(1个月至16岁)心脏移植患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这些适应症共同指向了免疫功能受损、易受巨细胞病毒攻击的特定人群。
![下载 [最大宽度 320 最大高度 240] 2025100911525277295](/upload/ueditor/image/20251009/2025100911525277295.jpg)
在治疗效果方面,万赛维通过上述机制,能够有效地抑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控制如视网膜炎等疾病的进展。在预防性应用中,它能够显著降低高危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病的发生率。其口服剂型(片剂以及适用于无法吞服片剂儿童的口服溶液)相较于静脉给药的更昔洛韦,为需要长期治疗或预防的患者提供了显著的便利,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这对于移植后需要长期管理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万赛维虽然有效,但其使用也伴随着一些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例如,它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此外,它也存在生殖毒性,男女性患者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综上所述,万赛维(缬更昔洛韦)在药物分类中明确归属于抗病毒药物中的核苷类似物,并且是更昔洛韦的口服前体药物。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针对性地治疗和预防特定免疫抑制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其口服特性为长期抗病毒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但同时也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潜在毒性进行严格的监测与管理。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