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癫痫资讯
杜氏肌营养不良
抑郁
酒精依赖
多发性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
阿尔茨海默氏症
多动症
消炎镇痛
失眠
膀胱功能障碍
痉挛
腋窝多汗症
癫痫
躁狂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帕金森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的作用及功效详细介绍

布瓦西坦Brivaracetam)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自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以来,已成为16岁及以上癫痫患者部分发作性癫痫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其化学结构属于吡咯烷酰胺类衍生物,通过高选择性结合突触囊泡蛋白2A(SV2A)发挥核心作用机制。SV2A广泛分布于突触前膜,参与神经递质释放的调控过程,布瓦西坦通过增强该蛋白功能,可显著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释放,同时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的平衡,从而有效阻断癫痫异常电活动的传播。

临床研究显示,布瓦西坦在控制癫痫发作频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项涉及2399例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治疗组中50%以上患者发作频率降低超过50%,无发作患者比例是安慰剂组的近5倍。其疗效优势源于对SV2A的高亲和力——布瓦西坦与该蛋白的结合能力是前代药物左乙拉西坦的15-30倍,这使得其有效剂量大幅降低。成人常规起始剂量为每日50mg,分两次口服,根据耐受性可调整至每日25-200mg,这种剂量灵活性有助于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2025092211045893485


在作用机制层面,布瓦西坦呈现多靶点调控特性。除SV2A结合外,药物还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持续异常放电;同时对钙离子通道的轻度阻断作用,进一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这种多重机制使其对部分性发作(包括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面性发作均具有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布瓦西坦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优于左乙拉西坦,起效时间更快,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即可观察到临床改善。

安全性方面,布瓦西坦总体耐受性良好,但需关注特定不良反应。常见神经学症状包括嗜睡(发生率约15%)、头晕(12%)和疲劳(10%),这些症状多在用药初期出现,随治疗延续逐渐减轻。精神系统反应需重点监测,约8%患者可能出现易怒、焦虑或抑郁情绪,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发生率更高。极少数病例(<1%)报告严重超敏反应,如支气管痉挛和血管性水肿,需立即停药处理。药物相互作用方面,与利福平联用时需剂量加倍,而卡马西平可能因代谢竞争需减少用量。

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指南。妊娠期女性使用数据有限,动物实验显示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仅在明确必要且无替代方案时使用。哺乳期女性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因药物可分泌至乳汁。老年患者因肝肾功能减退,起始剂量建议减半。对于肝损伤患者,无论程度轻重,起始剂量均应调整为每日25mg,分两次服用。

布瓦西坦其独特的SV2A高亲和性机制、多靶点作用特点及良好的安全性,使布瓦西坦成为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传统药物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群体。

参考资料:https://www.briviact.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接受双靶治疗之后,为何通常不建议再用奈拉替尼/来那替尼(贺俪安) 下一篇:卡麦角林(Cabergoline)安全回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