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万赛维(缬更昔洛韦)是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其适应症包括治疗艾滋病患者的CMV视网膜炎,以及预防肾脏、心脏和肾胰腺移植术后高危成年患者及部分儿科患者的CMV疾病。该药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在肠道和肝脏中被迅速水解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更昔洛韦。更昔洛韦通过在体内被磷酸化,竞争性地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并掺入病毒DNA链中,从而抑制CMV病毒的复制,达到抗病毒的效果。临床研究证实,万赛维在治疗CMV视网膜炎和预防移植后CMV病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万赛维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一些较为常见。在成人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实验室异常(发生率≥20%)包括腹泻、发热、疲劳、恶心、震颤、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头痛、失眠、尿路感染和呕吐。儿科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则包括腹泻、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头痛。
这些不良反应中,血液学毒性尤为值得关注。骨髓抑制是该药已知的严重毒性之一,可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治疗期间必须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对于出现严重血液学毒性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并考虑使用造血生长因子支持治疗。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恶心、呕吐也较为普遍,通常可能通过对症处理得到缓解。此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震颤、失眠等也有报道。
除了上述常见反应,还需警惕其他潜在风险。该药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育龄期男女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此外,与某些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合用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与丙磺舒或去羟肌苷等药物合用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需密切监测。
总之,万赛维是预防和治疗CMV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其临床应用需密切关注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血液学毒性,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监测与管理,以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https://go.drugbank.com/drugs/DB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