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替西帕肽与替尔泊肽实际上是同一种药物的不同中文译名,其英文通用名均为Tirzepatide。这是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此外,基于其显著的体重管理效果,它也被批准用于肥胖或超重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成年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该药物通过模拟肠道激素的作用,不仅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以降低血糖,还能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从而在代谢调控中发挥多重益处。
在功效方面,替西帕肽(替尔泊肽)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出卓越的降糖和减重效果。相较于单一靶点的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它由于同时激活GIP和GLP-1两条通路,实现了协同增强的作用。GIP受体激动能够进一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并可能增强脂肪代谢,而GLP-1受体激动则负责控制食欲和进食量。这种双重机制使得它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减轻体重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关键临床试验SURPASS系列显示,替西帕肽在不同剂量下均能显著降低HbA1c水平(最高降幅可达2.5%以上),同时体重减少幅度可达到15%或更多,这一效果优于许多传统降糖药物乃至部分GLP-1单激动剂。
在用法上,替西帕肽(替尔泊肽)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通常每周一次,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初始剂量一般为每周2.5毫克,之后以四周为间隔逐步递增至维持剂量(如5毫克、7.5毫克、10毫克或15毫克),以优化疗效并最小化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对于体重管理,同样采用类似的剂量递增策略。患者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注射,无需考虑进食时间,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这种灵活的用药方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不适合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罕见但严重的风险可能包括胰腺炎、胆囊疾病和视网膜并发症,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总体而言,替西帕肽(替尔泊肽)以其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和强效的临床收益,成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tirzepati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