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司拉德帕(Seladelpar)作为新型PPARδ激动剂,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药物主要适用于对标准治疗药物熊去氧胆酸(UDCA)反应不佳的成人PBC患者,或不能耐受UDCA的患者群体。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司拉德帕的获批基于其对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改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适应症是在加速审批程序下获得的,其长期疗效特别是对患者生存率和肝脏失代偿事件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从作用机制来看,司拉德帕通过选择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发挥作用。PPARδ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调节胆汁酸代谢、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司拉德帕的激活能够减少胆汁酸的合成,改善胆汁淤积,同时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这种多重作用机制使其在PBC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与传统的UDCA治疗相比,司拉德帕作用于更上游的病理环节,为对UDCA反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替代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司拉德帕在改善PBC患者生化指标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每日一次10mg的给药方案可有效降低血清ALP水平,这是评估PBC疾病活动度的重要指标。部分研究还观察到该药物对瘙痒症状的改善作用,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药物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且海外原研药价格较高(每盒约一万美元),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用药时需特别注意与胆汁酸螯合剂的相互作用,建议间隔至少4小时服用。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价格可及性的改善,司拉德帕有望为更多PBC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参考资料:https://www.drugs.com/seladelp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