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奥瑞利珠单抗(Ocrelizumab)作为一种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疗效。然而,与所有免疫调节类生物制剂相似,其治疗过程需高度警惕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免疫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
一、输液反应:预处理药物和密切监控是关键
输液反应是Ocrevus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可能在首次输注以及后续治疗中出现。典型症状包括瘙痒、皮疹、荨麻疹、潮红、咽喉刺激、气促、支气管痉挛、头痛、恶心、低血压甚至严重的过敏反应。通常,这些反应多发生在输注当天,甚至可能延迟至24小时内出现。
为了降低风险,推荐在输液前给予预处理药物,如甲基强的松龙(或等效剂量的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必要时可辅以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整个输注过程中及结束后需持续监测至少一小时,并根据反应严重程度调整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若出现危及生命的反应,应立即永久停药并给予急救干预。.
二、感染风险升高: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须防范
Ocrevus会通过清除B细胞削弱免疫反应,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接受治疗的患者报告出现过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及疱疹类病毒激活等。部分个案中还出现了严重甚至致命的细菌或真菌感染,尤其是在疗程中及B细胞尚未恢复的时期。
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后加强感染筛查,对既往有感染史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进行个体化评估。对于反复感染者,应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考虑暂停治疗。
三、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警惕JC病毒相关并发症
PML是一种罕见但高度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由JC病毒引起,多见于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偏瘫、视力模糊、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人格改变。由于Ocrevus会抑制B细胞功能,理论上也会提高PML发生风险。
一旦怀疑患者存在PML,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核磁共振(MRI)和JC病毒DNA检测以确诊。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早期识别与立即终止免疫抑制治疗是防止严重后果的关键。
四、免疫球蛋白减少:需持续监测IgG水平
Ocrevus可能导致免疫球蛋白水平,尤其是IgG的下降,而低IgG水平与严重感染发生风险升高相关。治疗过程中建议定期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在患者反复出现感染症状时。对于出现长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hypogammaglobulinemia)并伴有严重感染者,应考虑暂停Ocrevus并使用IVIG作为替代免疫支持。
五、恶性肿瘤风险:乳腺癌筛查尤需关注
有研究提示,长期使用Ocrevus可能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特别是乳腺癌。虽然因果关系尚未明确,但所有接受Ocrevus治疗的女性患者应严格遵循乳腺癌筛查指南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高风险个体应考虑个体化监测计划。
六、免疫介导的结肠炎:胃肠症状需及时评估
极少数患者在使用Ocrevus过程中出现免疫相关性结肠炎,症状表现为持续性腹泻、腹痛或其他胃肠道不适。应提高警觉,对于有新发或加重腹泻症状者,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暂停治疗或给予免疫抑制类药物对症干预。
参考资料:https://www.ocrev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