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肺癌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埃万妥单抗的耐药性及后续治疗方案

埃万妥单抗作为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在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该药物通过同时靶向EGFR和MET受体,为EGFR外显子19缺失、外显子21 L858R突变以及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与其他靶向药物类似,埃万妥单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难以避免耐药性的出现,这成为临床治疗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复杂多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EGFR或MET受体的二次突变,导致药物结合能力下降。另一些病例则可能通过激活旁路信号通路,如HER2扩增或MET扩增,绕过药物的抑制作用。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和表型转化也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原因。这些耐药机制的出现时间因人而异,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患者在治疗6-12个月后开始出现疾病进展迹象,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在更短时间内产生耐药。

2025041510391083850

当怀疑出现耐药时,全面的分子检测至关重要。建议进行新的组织活检或液体活检,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全面分析耐药机制。对于出现EGFR C797S等经典耐药突变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第三代EGFR-TKI。若检测到MET扩增,MET抑制剂联合治疗可能是一个合理选择。对于发生小细胞肺癌转化的患者,则需要转向依托泊苷等化疗方案。这些治疗决策应基于最新的分子检测结果,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

在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一线使用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后进展的患者,含铂双药化疗仍然是一个基础选择。免疫治疗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带来获益,特别是对于PD-L1高表达或高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近年来出现的第四代EGFR-TKI和新型抗体偶联药物也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短暂停药后可能恢复对埃万妥单抗的敏感性,这种"药物假期"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值得考虑。

埃万妥单抗虽然在国内上市时间较短,但中国香港等地区已有原研药供应,价格约在万元左右,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及性选择。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对该药物耐药机制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后续治疗策略也将更加精准。目前多项针对耐药机制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这些研究结果有望为耐药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制定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https://www.rybrevant.com/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吉瑞替尼具有哪些主要的作用和治疗效果 下一篇:阿伐曲泊帕的详细说明书包含了哪些关键信息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