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肿瘤科
血液科
肝胆科
感染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科
内分泌科
妇科
皮肤科
消化科
呼吸科
神经科

医药资讯

其他肿瘤资讯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直结肠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膀胱癌
卵巢癌
宫颈癌
淋巴瘤
甲状腺癌
子宫内膜癌
骨肿瘤
其他肿瘤
前列腺癌
其他肿瘤
黑色素瘤

匹米替比(Pimitespib)效果

匹米替比Pimitespib是一种热休克蛋白 90 (HSP90) 抑制剂,与安慰剂相比,可显着改善无进展生存期 (PFS),同时延长总生存期 (OS),用于治疗伊马替尼难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 (GIST) 患者、舒尼替尼 (Sutent) 和瑞戈非尼 (Stivarga)。

2023121502550226781

3 期 CHAPTER-GIST-301 试验 (JapicCTI-184094) 的结果显示,使用匹米替比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 为 2.8 个月 (95% CI, 1.6-2.9),而安慰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 为 1.4 个月 (95% CI, 0.9-1.8) ,导致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49%,并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HR,0.51;95% CI,0.30-0.87;分层对数秩P = 0.006)。

在具有KIT外显子 13/14 和 17/18 突变的患者中也观察到 PFS 有所改善(HR,0.52)。

这项试验首次表明,作为 HSP90 抑制剂,匹米替比首次显着改善了 PFS(并延长了)OS,并且具有可容忍的安全性,匹米替比代表了一种潜在的治疗 GIST 患者的新标准疗法,其作用机制与传统疗法不同。

据估计,90% 的 GIST 病例都存在KIT和PDGFRA驱动突变,从而促进持续的致癌信号传导。尽管 ripretinib (Qinlock) 和 avapritinib (Ayvakit) 均可用于治疗 GIST 和靶点KIT或PDGFRA患者,但由于KIT二次突变,例如外显子 13/14 和外显子 17/18,它们的疗效可能有限,或者那些除了KIT或PDGFRA突变之外还有其他突变的人。

匹米替比是一种新型 HSP90 抑制剂,已在分子定义的实体瘤亚组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在一项 2 期研究 (JapicCTI-163182) 中,匹米替比证明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难治性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4.4 个月 (95% CI,2.8-6.0)。

在双盲、安慰剂对照 CHAPTER-GIST-301 研究中,研究人员入组了经组织学证实为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格非尼耐药的晚期 GIST 患者。患者必须有至少 1 个可测量的病变,且 ECOG 体能状态为 0 或 1。

参与者以 1:2 的方式随机接受 160 mg 的匹米替比 (n = 54),按 21 天周期服用 5 天/停药 2 天,或接受安慰剂 (n = 27),同样以以 21 天为一个周期,工作 5 天/休息 2 天。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通过盲法中央放射学审查(BCRR)经历疾病进展的患者是非盲法的,然后被允许交叉接受开放标签的 匹米替比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基于修改后的 RECIST v1.1 标准的 BCRR 的 PFS;次要终点包括 OS、转用匹米替比患者的 PFS(称为次要 PFS)、药物基因组学和安全性。通过排名保留结构失效时间 (RPSFT) 模型计算交叉调整 OS。

根据既往接受过全身抗癌治疗的次数(3 次 vs 4 次或以上)和年龄(65 岁以下 vs 65 岁或以上)对患者进行分层。

主要分析计划针对每个 BCRR 估计 70 个 PFS 事件,并使用分层对数秩检验进行。计算出 81 名患者的样本量,以提供 90% 的功效来检测匹米替比和安慰剂之间的 PFS 差异,单边显着性水平为 0.025。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患者在日本 6 个地点参加了该试验。数据截止日期为 2020 年 6 月 23 日。在 58 名接受匹米替比治疗的患者中,50 名因疾病进展 (PD;n = 39)、不良反应 (AE;n = 4)、医生决定 (n = 3) 而停药、因未服用研究药物超过 21 天而撤销同意 (n = 2) (n = 1),或因与匹米替比无关的肿瘤出血而死亡 (n = 1)。一名患者开始使用开放标签的匹米替比,但随后因 PD 停药。

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 28 名患者中,24 名患者因 PD (n = 22) 或 AE (n = 2) 而停止治疗。此臂上的 17 名患者随后开始开放标签匹米替比,其中 16 名患者因 PD 停用 HSP90 抑制剂 (n = 13),他们未服用研究药物超过 21 天 (n = 2),或停药同意(n = 1)。

8 名患者正在接受匹米替比持续治疗,而 4 名患者仍在接受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的一名患者仍在接受开放标签的匹米替比治疗。

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患者中位年龄为61.75岁,其中38.6%的患者年龄大于65岁;超过一半的患者为男性 (56.1%),85.1% 的 ECOG 体能状态为 0。此外,38.7% 的患者先前接受过 4 种以上治疗。

在两组中,60.6% 的患者在外显子 9 (13.3%)、外显子 11 (49.5%) 和外显子 13/14 或外显子 17/18 (52.7%) 中检测到 KIT 突变。此外,10.3% 的患者具有可检测到的PDGFRA突变。

其他数据显示,使用 HSP90 抑制剂的二次 PFS 为 2.7 个月(95% CI,0.7-4.1)。两组均未报告完全或部分反应。根据 BCCR,匹米替比组的疾病稳定率为 62.1%,安慰剂组为 35.5%。

匹米特斯皮组的中位 OS 为 13.8 个月(95% CI,9.2 – 未达到 [NR]),而安慰剂组为 9.6 个月(95% CI,5.5 – NR)(HR,0.63;95% CI,0.32-1.21)。当通过 RPSFT 调整安慰剂 OS 时,中位 OS 为 7.6 个月(95% CI,5.3-14.9),这意味着匹米替比的死亡风险降低了 58%(HR,0.42;95% CI,0.21-0.85) )。

关于安全性,使用匹米替比的患者中,所有级别和 3 级或以上的 AE 发生率分别为 96.6% 和 43.1%,而安慰剂组的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 78.6% 和 28.6%。

全部为 3 级或以上的治疗相关 AE (TRAE) 发生率在匹米替比组中分别为 93.1% 和 25.9%,在安慰剂组中分别为 39.3% 和 3.6%。接受匹米替比治疗的患者报告的 3 级或以上 TRAE 包括腹泻(13.8%)、食欲下降(1.7%)、不适(1.7%)、肾功能损害(3.4%)和贫血(5.2%)。

导致匹米替比组和安慰剂组剂量减少的 AE 分别发生在 38.2% 和 3.6% 的患者中,而导致剂量中断的 AE 分别发生在 67.2% 和 32.1% 的患者中。此外,导致研究中止的 AE 分别发生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中,分别为 6.9% 和 7.1%。

匹米替比是最近在日本上市的药品,目前暂时没有在国内上市,国内患者暂时没办法直接购买到匹米替比,如果患者有匹米替比方面的药物,请咨询药纷享医学顾问进行了解。


更多药品相关信息请咨询药纷享客服,上市情况、有没有仿制药、价格多少
上一篇:西米普利单抗(Libtayo)国内有吗 下一篇:匹米替比(Pimitespib)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