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1-9769

医药资讯

血液系统疾病新药资讯资讯
  • 芦可替尼片用法用量

    骨髓纤维化剂量依患者基线血小板计数调整。血小板计数处于 50 - 100×10⁹/L 时,推荐每日两次,每次服用 5mg;若在 100 - 200×10⁹/L 之间,建议每日两次,每次 15mg;当血小板计数超过 200×10⁹/L,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 20mg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通常推荐每日两次,每次服用 10mg。若患者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且无反应,可增至每日两次,每次 25mg

    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患者建议每日两次,每次 10mg;急性患者每日两次,每次 5mg。若与治疗首日相比,ANC 和血小板计数未减少 50%及以上,治疗至少 3 天后可考虑增至每日两次,每次 10mg。对已停用皮质类固醇且有反应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建议逐步减量,约每 8 周降一个剂量水平(从每日两次 10mg 减至每日两次 5mg,再到每日一次 5mg)。若减量期间或之后 GVHD 症状复发,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若患者遗漏一剂芦可替尼,无需补服,继续按下一个常规处方剂量服用即可。若因血小板减少以外原因需停用,建议逐步减量,如每周两次,每次 5mg。对于无法吞服片剂的患者,可通过 8 French 或更大的鼻胃管给药。具体操作是将一片药片悬浮于约 40mL 水中,搅拌约 10 分钟,药片分散后 6 小时内,用合适注射器经鼻胃管给予混悬液,再用约 75mL 水清洗试管。


    2025-06-30
  • 达沙替尼的疗效

    达沙替尼(Dasatinib)。作为一种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及使用注意事项。

    达沙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BCR-ABL阳性白血病。它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止癌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控制白血病的进展。BCR-ABL是由染色体异常(Philadelphia染色体)引起的,它促进了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生,达沙替尼通过靶向这一蛋白,能够有效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达沙替尼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更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并在某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达沙替尼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反应率,还能够在缓解期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不过,达沙替尼的使用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包括低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疲劳、皮疹和水肿等。在使用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大多数副作用是可控的,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总结来说,达沙替尼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靶向治疗选择,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相关疾病,建议与医生讨论,了解是否适合使用达沙替尼。

    感谢大家收看本期视频!如果您觉得这期内容有帮助,请点赞并订阅我们的频道,获取更多健康信息。我们下期见!


    2025-06-18
  • 芦可替尼片的注意事项

    芦可替尼片,作为一种Janus激酶(JAK)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对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控制。然而,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并需注意以下多方面的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开始服用芦可替尼之前,患者需全面向医务人员说明自身的医疗状况。这包括当前或近期的感染情况,低白细胞或红细胞计数病史,以及结核病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史。此外,带状疱疹、乙型肝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透析状态也应如实告知,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后服用芦可替尼。

    血液检查中发现的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也是调整治疗方案时需考虑的因素。癌症病史、吸烟习惯以及血栓、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问题,都可能影响芦可替尼的用药决策。对于育龄期女性,还应告知医务人员是否怀孕或计划怀孕,因为芦可替尼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尚不清楚。同样,哺乳期妇女也需特别注意,芦可替尼可能进入母乳,因此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两周内应避免母乳喂养。

    在治疗期间,定期的血液检查是监测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医生会根据血液测试结果调整芦可替尼的剂量,甚至可能决定中断治疗。同时,患者还需向医务人员详细列出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维生素和草药补充剂。这是因为芦可替尼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其疗效。

    最后,芦可替尼应储存在室温下,并确保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避免意外摄入。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2025-06-18
  • 达普司他用法用量

    达普司他(Daprodustat)是一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相关的贫血。

    对于未接受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的成人患者,起始剂量依据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而定。若血红蛋白水平<9g/dL,起始剂量为每日 4mg;若水平在≥9 至≤10g/dL 之间,起始剂量为每日 2mg;若水平>10g/dL,起始剂量为每日 1mg。需注意,达普司他的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 24mg。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在启用达普司他之前,务必全面排查并纠正贫血的其他诱因,像维生素缺乏、代谢或慢性炎症状态、出血等情况都需考虑在内。治疗前后都要评估患者的铁状态,若血清铁蛋白低于 100ng/ml 或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 20%,就应给予补铁治疗。实际上,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在治疗全程都需要补充铁剂。

    开始达普司他治疗前,要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水平。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疑似肝病的症状或体征,需再次进行肝脏相关检查。

    达普司他可与食物同服,也可空腹服用,且不受铁剂或磷酸盐结合剂同时服用影响。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使用能减少红细胞输注需求的最低有效剂量,切勿将血红蛋白目标值设定高于 11g/dL


    2025-06-12
  • 芦可替尼片(JAKAVI)的相关介绍

    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疾病的治疗药物。其主要适应症包括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首先,芦可替尼在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芦可替尼能够有效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这款药物也适用于无法通过脲类药物成功控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

    芦可替尼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12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尤其是那些接受了类固醇治疗但效果不佳的患者,芦可替尼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急性GVHD通常在移植后几个月内发生,而慢性GVHD则可能在数月后出现,两者均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在用药方面,芦可替尼是一种口服片剂,通常建议每日服用两次,可选择在餐前或餐后服用,以确保药物的吸收效果。患者在初始治疗阶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考虑从低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在急性GVHD的情况下,医生也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剂量调整方案。


    2025-06-10
  • 达普司他的副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靶向抗癌药物——达普司他(Daprodustat)

    达普司他是一种创新的口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病(CKD)患者因肾功能下降而导致的贫血症状。它通过抑制脯氨酰羟化酶的活性,稳定低氧诱导因子(HIF),进而促进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生成,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达普司他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部分患者在服用达普司他后,可能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血栓性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尽管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加重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已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使用达普司他时需密切监测体重、呼吸困难等症状。

    除了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达普司他还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胃或食管糜烂,甚至消化道出血。对于存在溃疡病史、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高危人群,使用达普司他时需特别谨慎,并关注可能出现的黑便、腹痛等症状。

    另外,达普司他还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约24%的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恶化,甚至高血压脑病,因此需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降压药物。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达普司他也是禁用的,因为动物实验显示它可能导致胚胎死亡和胎儿发育异常。

    总之,虽然达普司他为慢性肾病贫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其可能引发的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希望未来更多的研究能够优化疗效,造福更多患者。谢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