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症】
本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适用于:
-治疗成人高血压,以降低血压。降低血压可减少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主要是卒中与心肌梗死。
-用于 55 岁及以上、有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患者,降低其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风险。
-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成人患者,降低其心血管源性死亡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推荐剂量】
-高血压:
初始剂量为每次2.5mg 至 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2-4 周后,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剂量滴定至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5mg 至 20mg,口服,可单次服用或分两次等量服用。
-降低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源性死亡风险:
首周:每次 2.5mg,口服,每日1次,接下来 3 周,每次5mg,每日1次,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性增至维持剂量,每次10mg,每日1次。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初始剂量为每次 2.5mg,口服,每日2次。若患者在此剂量下出现低血压,可将剂量减至每次 1.25mg,口服,每日2次。每 3 周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剂量滴定,目标剂量为每次 5mg,口服,每日2次。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和低血压。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抑制人体和动物体内的 ACE。ACE 是一种肽基二肽酶,可催化血管紧张素 Ⅰ 转化为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 Ⅱ。血管紧张素 Ⅱ 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抑制 ACE 会导致血浆血管紧张素 Ⅱ 水平降低,进而降低血管收缩活性,减少醛固酮分泌。醛固酮分泌减少可能导致血清钾轻微升高。
【贮藏】
-冷藏保存,温度范围为 2℃-8℃(36℉-46℉);
-原包装储存和发放。瓶盖开启后,在 20℃-25℃(68℉-77℉) 条件下储存,并在 60 天内使用完毕。
【有效期】
24个月
【使用方法】
-本品口服用药。
【推荐剂量】
-高血压:
初始剂量为每次2.5mg 至 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2-4 周后,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剂量滴定至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5mg 至 20mg,口服,可单次服用或分两次等量服用。
-降低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源性死亡风险:
首周:每次 2.5mg,口服,每日1次,接下来 3 周,每次5mg,每日1次,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性增至维持剂量,每次10mg,每日1次。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初始剂量为每次 2.5mg,口服,每日2次。若患者在此剂量下出现低血压,可将剂量减至每次 1.25mg,口服,每日2次。每 3 周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剂量滴定,目标剂量为每次 5mg,口服,每日2次。
【剂量调整】
-肾功能损伤者:
患者开始使用本品前,应确定基线肾功能。对于肌酐清除率<40mL/min 的患者,预计使用常规剂量 25% 的本品即可达到本品(活性代谢产物)的完全治疗浓度。
-合并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次1.25mg,口服,每日1次。可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血压得到控制,或达到最大每日总剂量5mg。
-合并肾功能损伤的心力衰竭患者:
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次1.25mg,口服,每日1次 。根据临床反应及患者耐受性,剂量可增至每次1.25mg,口服,每日2次,最高可增至每次2.5mg,口服,每日2次。
-血容量不足或肾动脉狭窄者:
本品任何剂量引起的血压下降,部分与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如既往或当前使用利尿剂)或肾动脉狭窄相关。若怀疑存在上述情况,初始剂量应为每次1.25mg,口服,每日1次 ,并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
【服用过量处理】
对大鼠和小鼠,本品单次口服 10g/kg-11g/kg ,可导致显著致死性;对犬单次本品口服高达 1g/kg,仅引起轻微胃肠道不适。关于人类药物过量的可用数据有限。药物过量最可能的临床表现为低血压相关症状。
目前尚无广泛可用的本品及其代谢产物血清浓度检测方法,且此类检测在本品过量治疗中无明确作用。
尚无数据表明可通过生理手段(如改变尿液 pH 值)加速本品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同样,目前也不清楚血液透析是否能有效清除这些物质(若能清除,具体哪些物质可被清除)。
【漏服处理】
无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和低血压。
【注意事项】
-血管性水肿:有既往病史的患者风险增加
-低血压
-罕见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功能衰竭
-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
-高钾血症
【禁忌】
本品禁用于以下患者:
-有血管性水肿病史、对本品或其他任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过敏的患者。
-有遗传性或特发性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
-禁止将沃司他利与脑啡肽酶抑制剂(如沙库巴曲)联用。从沙库巴曲缬沙坦(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换用沃司他利,或从沃司他利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时,给药间隔不得少于 36 小时。
-糖尿病患者禁止将沃司他利与阿利吉仑联用。
【特殊人群】
-肾功能损伤者:
肌酐清除率分别为 40-80mL/min、15-40mL/min 和≤15mL/min 的患者,其本品暴露量分别比肌酐清除率>80mL/min 的患者高约 1.7 倍、3.0 倍和 3.2 倍。总体而言,结果表明,肌酐清除率<40mL/min 的患者应调整本品的初始剂量。
-肝功能损伤患者:
本品主要通过肝脏酯酶代谢为其活性产物雷米普利拉,肝功能损伤患者的本品血药浓度可能显著升高。目前尚未在肝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中开展正式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孕妇:
孕妇使用本品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确诊妊娠后,应尽快停用本品。
-哺乳期:
目前尚无关于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对母乳喂养婴儿或乳汁分泌影响的可用数据,建议女性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不要进行母乳喂养。
-儿科用药:
本品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在有效性或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总体差异。
【适应症】
本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适用于:
-治疗成人高血压,以降低血压。降低血压可减少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主要是卒中与心肌梗死。
-用于 55 岁及以上、有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患者,降低其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源性死亡的风险。
-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成人患者,降低其心血管源性死亡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利尿剂:
可能导致血压过度下降。
-保钾利尿剂 / 钾补充剂:
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双重抑制:
可能增加肾功能损害、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的风险。
-锂剂:
可能导致血清锂水平升高,引发锂中毒症状。
-金制剂:
有报道称可能引发类亚硝酸盐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使用可能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并导致降压作用减弱。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或脑啡肽酶抑制剂:
使用可能增加血管性水肿的风险

在线咨询
400-001-9769